人民網
人民網

陽江:千億級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展現新圖景

2025年03月04日10:18 |
小字號

蔚藍海面,高山之巔,一座座巍峨的“大風車”傲然挺立,借風起舞,轉化為清潔綠電,點亮萬家燈火﹔龍頭企業項目接連入駐,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緊密聯結,織就一幅蓬勃發展的壯麗圖景……

從一片“荒地”到發展“高地”,風,吹響了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號角。去年,陽江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同比增長33.6%。這背后,既跳動著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企業車間生產線上火光揮舞的弧線,也折射出陽江港風電裝備運輸的繁忙景象。

作為陽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積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聚力打造千億級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引領產業鏈“巨龍”生長騰躍。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風電裝備制造產業一線,跟隨企業向“新”求“進”的步伐,探尋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密碼”。

向長延伸 不斷完善產業鏈條

“世界風電看中國,海上風電看陽江。”這句擲地有聲的話語,詮釋了陽江不斷壯大的風電裝備制造能力,而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正是這股力量的核心所在。經過多年探索、布局和建設,風電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產業鏈條不斷完善,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驅車行駛在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港口工業園B區,一座128米高的立塔“傲視群雄”,尤為“搶眼”。這裡是我市引進的海纜制造企業——東方海纜制造基地。作為綜合實力位於全國海纜行業頭部陣列企業,廣東東方海纜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超高壓柔性直流海纜、交流海纜及海洋動態纜,制造、海工、運維將全面落地陽江。

眼下,基地一期高標准廠房內已全面開啟生產。數百米長的“電纜帶”貫穿廠區,連接基地專屬碼頭,完成生產的海纜將從這裡輸送出港“下海”敷設,鋪就陸海間的電力“傳輸線”。

在中交三航局陽江總裝基地生產線上,各項工作熱火朝天地開展。技術工人專注測量白色鋼管節,確保拼裝誤差精准到毫米﹔20余名焊工默契配合,將一根根鋼管樁拼裝焊接成“巨型底座”……“項目今年首套訂單——兩套海上風電穩樁平台正加緊生產,預計3月完工並發運至陽江海上風電項目。”該基地黨支部書記趙偉介紹,自去年7月投產以來,項目訂單持續攀升,目前已排至今年6月底。

一批批企業“追風而來”,一條條生產線竣工投產,一個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推動產業集聚、產業鏈條完善,實現了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蛻變。2024年,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被評為廣東省風電裝備特色產業園。當前,金風科技、明陽智慧、龍馬鑄造、中材葉片、東方海纜等風電行業龍頭制造企業落戶於此,帶動形成了從風電整機到葉片、電機、塔筒、鑄造鍛件、海底電纜等關鍵部件制造的產業鏈條,年產風電整機設備能力1500至2000套,成為了國內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的風電裝備制造基地。

向新攀登 持續激發發展動能

新,是驅動企業謀求發展的著力點,每一次精益求精的突破,都是推動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向前一步的催化劑。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從未停止過爭先的腳步,涌動著破界創新的澎湃浪潮。

作為風電產業的鏈主企業,金風科技陽江基地不斷優化生產流程,實施精益生產,推行多能工制度,建立激勵機制,展現出強大的創新活力與發展潛力。自2020年7月投產以來,累計產值超百億元。

“去年金風科技陽江基地交付了自主研發的13.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該機組智能化程度更高、調度響應更高效、功率調節更精確、故障穿越更平滑、並網特性更友好。”廣東金風科技有限公司粵西基地總經理丁建華介紹,該機組葉輪直徑252米,葉輪掃風面積約5萬平方米,相當於7個標准足球場大小。在滿發狀態下,單台機組每轉動一圈發電29千瓦時,每年可輸出6350萬千瓦時清潔電能,可滿足3萬多戶三口之家一年的正常家庭用電。

此外,去年,金風海洋“中天31”1600噸自升式風電安裝平台承擔陽江海上項目機組吊裝,在陽江冬季惡劣海況下,平台利用其“碼頭裝載+運輸+儲存+起重”一體化設計優勢,為項目的整體施工創造了條件。今年,金風科技陽江基地還計劃生產交付入選“2022年度十大國之重器”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

在中國水電四局(陽江)海工裝備有限公司,處處一派繁忙生產景象。車間內機器轟鳴、焊花飛濺,技術工人正進行海上風電塔筒等大型鋼結構裝備的焊接作業。

“切割和焊接是風電裝備制造的關鍵制約工序,針對海上風電裝備的特點,陽江公司先后引進投入了射吸式數控切割、單絲預熱埋弧焊等設備,有效將生產效率提升約30%。”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浩然介紹。當前公司正在與科研機構共同研究關鍵裝備技術及新材料,進一步提高海上風電裝備的制造質量和效率。

近年來,該公司加大研發投入,積極與高校、研究機構開展深度合作——攻克了厚板窄間隙高效焊接技術、改進了抗鹽霧腐蝕的涂裝工藝、形成了塔筒附件模塊化安裝工藝、創新了多類型產品海運技術等,為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提供新的技術支撐。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這在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已成為共識。接下來,該區將打造知名高端核心產品,以關鍵核心技術帶動高端核心產品開發,實現風機整機、漂浮式海上風機、葉片、發電機、變流器等產品“並跑”“領跑”,引導企業實行“卡脖子”技術和產品攻關,形成裝備制造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

向實前行 厚植投資興業沃土

工地熱起來,機器響起來,工人忙起來……在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這片熱土上,一幅幅如火如荼的建設畫卷正徐徐展開,競相發展的態勢催人奮進。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該區在制度創新、服務升級、配套完善等方面多向發力,不斷夯實發展基礎。

廣東藍水新能源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的配套項目——廣東南方特種管業制造廠工程項目,從2024年開工建設到今年2月下旬便投入試生產﹔中國水電四局(陽江)海工裝備有限公司再度增資擴產、再建新廠,預計3月完成涂裝車間建設,6月完成生產車間建設並試生產。

項目接連“落子”,不僅彰顯了企業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也是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高質量開展招商工作、高標准優化營商環境所取得的積極成果。

2024年,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圍繞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做長做全產業鏈條,引進一批核心支柱企業,培育新的工業投資增長點。與此同時,該區貫徹落實市委“營商環境年”的工作部署,強化要素保障支持,探索實踐“先租后讓”的彈性土地供應模式和“拿地即開工”模式,推動實現開辦企業“一網通辦”“一站式”服務,全流程半天內可辦結﹔組建“首席服務官+服務隊伍”團隊,助力企業最大程度縮短項目“建設、投產、達產”周期。

聚焦配套完善提升園區功能,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積極推進園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道路建設,謀劃籌建園區主干道路項目,織密交通路網。與此同時,園區按照海工產品的功能精准化設計嵌入式碼頭,更好服務風電產業運營、保養和補給,持續完善海上風電“一港四中心”生態體系。當前,多個碼頭已具備使用條件,為物流運輸提供便利。

新的一年,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將奮力在產業體系發展和提升落實中當先鋒、作表率,聚焦強鏈補鏈推進風電裝備制造基地建設,圍繞主軸承、齒輪箱、法蘭、新型材料、輸變電、施工船等領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建設,不斷為推動全市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扛起高新擔當、貢獻高新力量。

(責編:寧玉瑛、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