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年俗活動精彩紛呈,特色民宿游客爆滿

粵美鄉村 客似雲來

2025年02月02日08:39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據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初步測算,2月1日(大年初四)全省4A級及以上景區接待游客364.5萬人次,較去年假期第五日增長6.4%(以下均按此可比口徑進行同比)。值得一提的是,春節期間廣東鄉村旅游全面發力。2月1日當天,納入監測的14段古驛道沿線重點區域接待游客75.8萬人次,同比增長3.2%﹔納入監測的100個鄉村旅游點和歷史古村落接待游客50.8萬人次,同比增長4%。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以來,廣東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事業,豐碩的成果在今年春節假期的旅游市場得到充分展現。作為鄉村旅游的重要載體,廣東多地的鄉村民宿、酒店游客眾多,“滿房”成為常態。在濃濃的“煙火氣”中,展現出一派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美麗鄉村面貌。

精品民宿受到游客熱捧

孩童在院子的小型浴池泡澡嬉戲,年輕情侶在大廳品茗談心,年邁夫婦在庭院竹林中休閑散步……春節期間,在汕頭南澳島,多個鄉村精品民宿受到四方游客熱捧,成為當地濱海休閑度假旅游的重要載體。

今年春節聯歡晚會,一曲《潮起舞英歌》讓人們看見了潮汕,大量外地游客在春節假期涌入這片寶地,嘗美食、賞民俗,體驗風土人情。“這個春節特別火爆!南澳縣的不少精品民宿,入住率達到90%以上。”汕頭市民宿協會秘書長王旭凱說。

民宿是鄉村文旅的重要載體,隨著鄉村酒店和民宿品牌化、標准化發展,廣東各地充分結合廣府、潮汕、客家文化風土人情,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民宿。

春節期間,火熱的景象同樣發生在江門。在赤坎·廣東華僑國際旅游度假區,大年初二、初三兩天,景區內多家酒店接近滿房,江門各地的多家民宿也迎來預訂高峰﹔位於開平市百合鎮的僑鄉故事民宿、塘口鎮的碉民部落民宿,以其獨特的僑鄉文化氛圍和舒適的住宿環境,以及距離開平自力村碉樓群、赤坎華僑古鎮等景區較近,吸引了大量游客:位於新會區的石澗故事民宿同樣預訂火爆,負責人表示,從大年初一到初六,他們的客房一直是一房難求。

而在惠州,位於惠陽區的秋長谷裡項目,結合當地客家文化,准備了豐富多彩的年俗活動。

“我們這裡的民宿建筑,是由客家圍屋‘鬆喬樓’改造而來,擁有客家文化的古朴風格與嶺南特色。”項目負責人郭家文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春節假期他們還准備了豐富多彩的年俗活動。“如煙花表演、舞獅、手工客家美食、寫書法送福字,還有圍爐煮茶、火鍋和窯雞。”

特色文旅帶旺綠水青山

在南澳縣深澳鎮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民宿村”——后蘭村。這個小小的村子集中了12家頗具潮汕風情的民宿。這個春節,絡繹不絕的游客讓這裡格外熱鬧。

在山清水秀的和美鄉村間體驗“詩和遠方”,成為越來越多都市人春節旅居的主要方式。正是抓住這樣的機遇,這幾年后蘭村將茶葉種植和特色民宿作為主產業,探索出一條以特色民宿品牌為引領的旅游發展新路徑,引導村民盤活閑置民房,培育了“書野家”“瘋子的店”等一批“網紅”精品民宿,走上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特色化、差異化道路。

特色鄉村民宿帶旺了綠水青山,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特別是當首個“非遺春節”到來,部分地區將鄉村文旅與非遺元素融合起來,形成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在廣州,黃埔區逕下村的稻田新春藝術節融合了非遺民俗文化,推出魚燈巡游、國潮趣味游園會、尋找中國年味市集、非遺手工技藝體驗以及稻田親子游樂派對等主題活動,受到眾多親子家庭的青睞。增城區大埔圍村在增江街非遺生活館(大埔圍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推出公益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非遺糖畫、扎染、泥塑等活動接地氣、增喜氣、聚人氣。

在湛江,“非遺進景區”“非遺進社區”“一小時民俗文化精品展演”等活動輪番上演,包括鼎龍灣景區第十屆粵西非遺暨年例文化節、螺崗小鎮首屆非遺風箏節、吳川年俗文化活動周等。湛江還聯動全市餐飲老字號和特色餐廳、飯店,推出年夜飯菜單,讓市民游客享受“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的舌尖美味。

在雲浮,雲安區的灣邊村舉行了新春百畝花海觀賞活動,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在茂名,當地開展了“瑞蛇迎春”非遺木刻版畫體驗、“茂名十大民俗特色年例”評選等多項活動。而在清遠,連州地下河景區和湟川三峽-龍潭文化生態旅游區在春節假期推出門票8折優惠等活動,吸引游客欣賞美景、品嘗農家菜,助推“旅游+農業”融合發展。

“百千萬工程”

帶動鄉村旅游升級

鄉村振興,文旅賦能。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廣東鄉村旅游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從“硬件”基礎設施到“軟件”產品、服務供給的升級換代,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今年春節“火得發燙”的民宿旅游,背后正是廣東大力推動鄉村酒店和民宿品牌化、標准化發展的重大成果,同時也是廣東鄉村旅游升級換代的重要體現。

據介紹,去年廣東出台了《關於促進鄉村酒店(民宿)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出20項具體舉措,制定全省鄉村酒店(民宿)等級評定標准,安排2500萬元對認定的首批等級鄉村酒店72家(金品級20家、銀品級52家)、等級鄉村民宿110家(金宿級40家、銀宿級70家)予以獎補,安排300萬元強化鄉村酒店(民宿)品牌運營管理培訓。

民宿早已成為鄉村發展的新賽道和新熱點。“廣東的基礎條件得天獨厚,南粵大地風景如畫,嶺南文化濃郁的鄉村宛如未掘寶藏。”在華南師范大學會展經濟與管理系主任李軍看來,廣東鄉村酒店和民宿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一方面,廣東地域遼闊,能夠提供從濱海漁村到山區古鎮,從熱帶雨林探險到田園牧歌享受等不同體驗。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引導、市場化運營和部門協同合作,政府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場和消費者期盼的是更加專業化、規模化和特色化的住宿體驗,鄉村住宿產業發展,需要新潮流營造、新需求創造、新風尚塑造、新體驗打造。”李軍說。

南方日報記者 葛政涵 葉綺涵 李劼 魏鈺

陳斐儀 趙媛媛 黃堃媛 通訊員 粵文旅宣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