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粵味“村晚”端出新春文旅大餐

2025年02月01日10:58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開欄語:當榕樹下的潮州大鑼鼓震落星子、客家山歌的尾音掠過圍屋飛檐、畬族青年在竹竿跳動間旋轉舞蹈……這片嶺南大地的年味,正在鄉野間升騰起熾熱的煙火氣。

新春伊始,我們循著石板路與稻花香,走進那些被“村晚”點亮的村庄,見証鮮活可感的非遺、別具一格的民俗在廣袤鄉間拔節生長。即日起,南方日報、南方+推出“粵動‘村晚’——記錄廣東火熱鄉村文化生活”系列報道,邀您來到村民們自導自演的“大地舞台”旁,觸摸“百千萬工程”催生出的文旅新脈搏。敬請垂注。

“咚!咚咚!”清脆的鼓聲劃破夜空,彩燈閃耀、樂聲涌來。1月29日正月初一晚上,潮州市饒平縣新圩鎮西山村“村晚”在村中心廣場火熱開演。潮州大鑼鼓、廣場舞、潮劇、獨唱等節目輪番登場,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

春節期間,廣東各地精心策劃了多場民俗特色濃厚、年味十足的“村晚”,豐富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挖掘鄉村消費潛力,成為文旅“吸睛”新熱點。據悉,全省將舉辦春節及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23場,其中,潮州市饒平縣新圩鎮西山村、韶關市始興縣太平鎮白石坪村、惠州市博羅縣橫河鎮嶂背畬族村入選2025年春節“村晚”示范展示點,三地將陸續為村民游客帶來既接地氣又顯品位的文化盛宴。

秀出地方特色文化

搭建展示群眾才藝的大舞台

1月29日晚,西山村“村晚”現場,舞台被五彩斑斕的燈光裝點得如夢如幻,村庄裡處處洋溢著新年的喜悅與活力。台上載歌載舞,台下喝彩聲、歡呼聲不絕於耳,觀眾紛紛拿出手機拍攝,定格精彩瞬間。

“小小‘村晚’,調動了全村1900多人熱情參與。”新圩鎮文化站站長陳宋明告訴記者,自1月初宣布舉辦“村晚”起,全村男女老少便開始摩拳擦掌,積極策劃、排練節目。

村民高漲的參與熱情,成為西山村幸福的“煩惱”。“報名的節目實在太多了,為讓村民都能上台展現才藝,我們通過彩排的方式進行海選。”西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翁賢龍笑著說。

“村晚”已然成為鄉村百姓“新年俗”。進入臘月,西山村的夜晚總是回蕩著歌聲。“鑼鼓隊、廣場舞隊輪流演練,大伙在家也都會練習。”村民鄭成才告訴記者,為准備今年的“村晚”節目,他已經練唱了很久。

演出前三天,位於村中心廣場的舞台搭建完畢。彩排從傍晚持續到深夜,熱鬧程度不亞於正式演出。今年9歲的黃詩涵是報名參加“村晚”年齡最小的選手之一,為趕上彩排,父母帶著她從廣西南寧驅車十幾個小時返鄉,剛下車就開始為上台做准備。

一曲《祖國不會忘記》唱罷,“西山半邊天舞蹈隊”帶來廣場舞《蘋果香》。台上燈光璀璨,村裡的左鄰右舍猶如舞台明星,隨著音樂的節拍翩翩起舞,動作盡顯歡快與自信。

台上台下年輕面孔並不少。剛上大學的鄭柵妮,寒假回鄉后就和弟弟妹妹一起加入了鑼鼓隊,帶頭組織訓練。“我們嘗試融入流行音樂元素,還買了更潮的服裝,讓鑼鼓表演更新穎!”她說。

“從上世紀90年代的簡陋設備,到如今專業大氣的舞台、鄉親的踴躍參與,‘村晚’的變遷是鄉村風貌變遷的寫照。”晚會執行導演、新圩鎮美術老師鄭明亮深有感觸,“‘村晚’搭建了群眾當主角、展示才藝的大舞台,秀出地方特色文化,鄉村的文化生活愈發紅火了”。

豐富鄉村文旅體驗

助力經濟效益文化傳承雙贏

“村晚”不僅僅是村民比拼才藝的舞台,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下,還發揮了撬動文旅資源、助力鄉村振興的作用。

“好看又好買,不虛此行!”在近日舉行的東莞市厚街鎮涌口社區“村晚”現場,台上的表演熱鬧非凡,台下開展的“線上年貨節+線下非遺市集”同樣人流如織。

厚街特色非遺如莞草編織、厚街臘腸制作技藝、厚街瀨粉制作技藝、厚街什錦菜頭制作技藝等一一亮相,讓村民和游客可以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線上年貨節更讓非遺產品走入千家萬戶,助推厚街文旅出圈出彩。

廣東以“村晚”為契機,整合鄉村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遺跡、特色農產品等資源,精心策劃推出了一系列文旅活動,為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

連日來,“廣東年例村晚”系列活動正在湛江如火如荼地開展。活動以廣東特色年例風俗為特色,通過舉辦“花車巡游”、廣東年例村晚暨首屆廣東年例村晚美食文化節等活動,打造有年味、鄉土味和文化味的文旅盛宴,吸引了許多游客走進湛江。

“鑼鼓聲一響,醒獅一舞,年味就來了!”在第二屆湛江鄉村春節聯歡晚會現場,不少游客舉起手機拍攝獨具特色的醒獅表演。活動還在線上平台全程直播,有網友在直播間留言:“我看到了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精彩,舞鷹雄、龍獅團讓我進一步深入了解湛江的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

在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沙蚝社區,“村晚”則聯動金蚝美食非遺民俗文化活動,舉辦“蚝鄉一日游”旅游活動,設立沙井風味美食街、沙井蚝展銷區等,不僅豐富了游客的鄉村體驗,也實現了經濟效益與文化傳承的雙贏。

助力廣東文旅出新

去年服務近2098萬人次

廣東“村晚”活動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內涵,成為鄉村文化振興、文旅融合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據悉,省文旅廳自2024年起在廣東廣泛開展“四季村晚”活動,持續擦亮“村晚”品牌。數據顯示,2024年共舉辦“四季村晚”活動1708場,累計服務近2098萬人次。縱觀全年,廣東“村晚”活動如火如荼、精彩紛呈。各地以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為抓手,打造精品“村晚”活動,助力廣東文旅出新、出彩。

今年,廣東將持續開展“四季村晚”活動,以春節、春、夏、秋、冬“村晚”示范展示活動為重點,帶動“村晚”活動常態化開展。據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確定“村晚”示范展示活動15個及90個活動點,支持“村晚”進街區、進景區,打造扎根鄉土、承載鄉音、凝聚鄉情的廣東省“四季村晚”品牌,展示各地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生活風貌。其中韶關南雄市珠璣鎮珠璣村還將承辦2025年全國“四季村晚”秋季主場活動。

今年春節期間,還有一系列“村晚”活動值得期待:韶關始興縣太平鎮白石坪村計劃在2月12日元宵節舉辦“在始興——2025全國春節‘村晚’示范展示暨‘我們的節日·元宵’文藝晚會”。晚會將突出展示韶關特色的客家民俗表演、山歌表演唱、舞龍舞獅、龜蚌舞、客家婚嫁習俗、始興原創歌曲等,為村民和游客帶來一場獨具韶關本土民俗特色的節日文化盛宴。全國“四季村晚”惠州博羅嶂背村示范點晚會計劃於2月11日舉行,將展示畬族獨特的民俗文化,如民間故事傳說、歌謠、語言、服飾以及習俗等。

南方日報記者 徐子茗 見習記者 黃品

統籌:李培

策劃:伍青 何雪峰

(責編:寧玉瑛、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