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創新推出“文化村長”,選聘文化文藝人才下沉村居
村長“種文化” 村民“富腦袋”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山在全省創新推出“文化村長”進村居行動,選聘一批文化文藝人才下沉到村居,賦能“百千萬工程”,共促鄉村文化繁榮,推動村民從“富口袋”向“富腦袋”轉變。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中山積極引導文化文藝人才扎根鄉村,力求守住鄉村文化根脈,培育向上向善、剛健朴實的文化氣質。近日,該市公布了“文化村長”首批市級試點村(社區),通過市、鎮、村聯動,帶動文藝、文旅、社科、文化數字化領域人才下沉鄉村,發展文學、藝術、鄉村電商、農文旅等文化項目,培育一批文化品牌。
中山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文化文藝人才下沉鄉村,將堅持需求導向,根據鎮街、村(社區)的資源稟賦,分類施策,推行群眾“點單”、文化“上菜”,整合市、鎮兩級文化資源,建立“文化菜單”資源庫,實施互動式、菜單式服務。
小欖鎮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山探索“文化村長”模式的先行者。作為工業強鎮,小欖率先“富起來”,去年GDP超500億元,也孕育出一批優秀的文化人才。去年8月,小欖鎮首聘“文化村長”,如今已實現29個村(社區)全覆蓋。
小欖鎮高沙社區有著豐富的紅色記憶。中山市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主任李垚儒被聘為該社區“文化村長”,正依托當地深厚的紅色文化創作立體浮雕。高沙社區黨委書記譚玲顏表示,“文化村長”給社區注入了新元素,社區將以雕刻藝術為特色,打造紅色文化基地和紅色文旅線路,帶動經濟增收。
“文化村長”不僅“種文化”,也“種項目”。小欖鎮西區社區“文化村長”歐洪枝是中山一家文旅公司的總經理。去年底,他租下社區內一間舊蠶室,計劃打造集龍舟博物館、蠶絲文化館、輕餐飲於一體的文旅項目,帶動社區成為新的“網紅”。
在小欖鎮實踐的基礎上,中山在全市試點推廣“文化村長”模式,從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加強香山文脈保護傳承、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培育基層人才五大方面入手,推動各鎮街到2025年底形成各美其美的“文化村長”名片。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員丁力認為,借文化人的腦袋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文化村長”值得鼓勵。
南方日報記者 蘇芷妍 張培發 廖瀚 通訊員 鄭龍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