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空港口岸提貨速度加快 粵港通關成本顯著降低

2024年09月12日15:42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官方公眾號刊發《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 廣州:推進流通體系降本增效 提高流通價值創造能力》一文,推介廣州經驗做法。

文章指出,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工作開展一年來,廣州等流通支點城市形成一批典型經驗,為其他流通支點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鑒。作為沿海發達地區綜合型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廣州充分發揮“千年商都、世界商城”底蘊,努力推進流通體系降本增效,創新流通價值創造新范式,不斷強化流通支點城市引領帶動作用。

廣州圍繞大宗商品、跨境貿易等重點領域,推出降低全社會流通成本、提高流通組織效率的重點工程,為生產制造、國際貿易、交通物流企業創造優質發展環境。

一是開行糧食海鐵聯運班列。廣州港利用海鐵聯運班列線路運價下浮優惠,為雙胞胎、正邦、溫氏、五礦、海螺等糧食、煤炭和精礦客戶量身打造“船運(水路)—新沙/新港/糧通—散貨入箱—鐵路至內陸客戶”的“散改集”新模式,穩定開行廣州港(新沙/新港/南沙)至湖南、江西等內陸地區的13條“散改集”班列。

二是提高口岸跨境通關效率。圍繞國家智慧口岸試點城市建設,打造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通關服務平台,空港口岸提貨速度平均縮短3小時,粵港通關成本顯著降低。

三是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全市已取得跨境貿易便利化試點資格的銀行機構共12家,認定優質企業共63家。推動在大灣區內率先開立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並向全市科技企業推廣,截至2024年7月末,惠及境內外企業超600家。

四是創新開展豆粕集裝箱運輸。服務粵湘瓊地區豆粕生產運輸,廣鐵集團全國首款新型通風集裝箱搭載豆粕(危險品)在廣州南沙港全國首發,解決了密閉環境豆粕容易分解積熱自燃問題,實現豆粕集裝化運輸,有效降低豆粕運輸成本。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