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格美”登陸,梅州提前轉移危險區域超十萬群眾

把防御工作落實到每一戶人家

2024年07月31日09:25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7月26日至29日,受台風“格美”的影響,梅州再次面臨強降雨考驗。截至7月30日20時,今年以來梅州平均降雨量為1605.9毫米,超過歷年的全年平均降水量(1592.3毫米)。

面對台風,梅州第一時間發出“集結號”,超10萬群眾得到提前有序轉移,有效避開風險區域。據水文部門報告,經過多方協同調度,目前梅江至韓江流域水系整體流量可控,水位平穩。

台風來襲提前研判

7月24日下午5時26分,豐順縣八鄉山鎮召開“防御台風工作會議”,鎮委書記陳泰象提前布置工作,緊密配合上級調度工作,鎮長鐘銳拿出“防汛轉移安置群眾實踐演練”視頻,要求干部做實防御工作。

此時,“格美”正加快腳步准備登陸,已經形成超強台風,夾著暴雨步步緊逼。

這次“風雨作戰”,梅州既要處理大面積強降雨帶來的災害,也要考慮下游韓江的影響,八個縣(市、區)必須步調一致、全線作戰,與台風賽跑需要把防御工作落實到鎮村每一處、每個人。

“要抓住台風的發展規律,我們一周前就在跟緊風向。”梅州市氣象台台長謝龍生說,從7月18日至25日,梅州連續發出《重大氣象信息快報》,協助將預警信息落實到各個相關部門(單元),精細化預報特大暴雨落區、量級和降水主要影響時段。

7月25日下午,經過全市各地籌備應對和周密研判后,梅州召開防汛防台風視頻調度會議,對台風“格美”防御工作進行再部署、再落實。此后,這種調度會持續召開,並在各縣(市、區)召開,會商過后黨員干部到一線實地解決問題,目的隻有一個——因地制宜保一方百姓平安,堅決果斷、全面做好削坡建房、依山建房、臨水臨崖、地災隱患點等危險區域群眾轉移避險工作。

緊急轉移不落一人

26日開始,瓢潑大雨不斷。在大埔縣銀江鎮坑頭村,村民丘永發的房子在28日凌晨3時因滑坡而倒塌,幸運的是他和家人在當地干部的堅持動員和全力協助下成功轉移。

在五華縣轉水鎮新民村寨下窩,因山體部分滑坡,60多歲的朱偉聰帶著兩個孫子提前轉移至村衛生站安置點,村委提供三餐並時常噓寒問暖。相鄰不遠的橫陂鎮西湖村村支書李春揚,趕在25日17時前,將低窪處2戶共4人轉移至親戚處,另兩戶獨居老人也及時轉移至安置點。家在豐順縣八鄉山鎮馬山村下山仔的89歲老人江味金,因病臥床不起,較早就被援助的干部轉移出所在的削坡建造的房子……台風當前,一幕幕守望相助的場景不斷上演,一件件相鄰小事足見真情。

在豐順縣八鄉山鎮,全鎮出動458人次,發布預警信息97條,對在冊9個地質災害點、老舊房屋、512戶削坡建房戶等危險區域人員進行研判,共轉移61戶144人﹔在五華,該縣三防辦組織應急、氣象、水務、住建等部門會商研判17次、視頻調度40次,聯合移動、電信、媒體等單位發布預警信息130多萬條,聯合各鎮共發放避險通知書5萬多份,共組織轉移群眾4825戶21738人。因台風可能帶來的正面和次生危害,全市統籌動員,累計提前轉移危險區域群眾101613人。

“我們拿著銅鑼,分4個片區,一邊敲一邊協助村民轉移至安全處。”五華縣橫陂鎮橫陂村村支書魏造華介紹,這種“操作”已經深入人心,大家聽到鑼聲就會自發行動起來,村裡也會半夜再巡查,達到不落一戶一人。

密切關注重點對象

7月30日下午,五華縣應急管理局的60多名專業人員剛從一線撤回來休整,車輛和設備沾滿了黃泥。局長溫全瑞說:“洪水退去,我們要齊心協力恢復正常。”

記者走訪發現,梅州南部片區各縣,大部分群眾已經回歸正常生活,少數群眾留守安置區或投親靠友,配合當地應急救援人員密切關注可能產生的次生地質危害。在橫陂鎮新民村安置點,70多歲的胡奶奶正在安置點照顧孫輩,“下午就回家了,沒什麼可擔心的。”她說。新民村村支書朱旭青介紹:“雖然台風已遠去,村民會陸續回家,但仍然會挨家挨戶上門收集需求,特別是留守老人和孩子,是我們要照顧的重點對象。”

走在新民村的村道上,村民們在河裡收拾可用的材料鞏固土坡。接連的暴雨並未阻礙鄉親們復產的腳步。眼下,人們加快步伐,定要把家園重建好。

南方日報記者 張盛良 李廷睿

(責編:王雅蝶、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