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這裡的水到底好不好?南嶺生態水文地質調查了解一下

2024年01月02日10:18 |
小字號

南嶺是中國南方最大山脈和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線,具有氣候與水系分界的作用。南嶺國家公園(擬設)地處南嶺山脈中段南麓,所在地區雨量充沛,是北江等河流的重要源頭區,主要屬珠江水系北江流域,水資源十分豐富。

為更好保護與合理利用南嶺水資源,精准地掌握南嶺生態環境地質和水資源的動態數據,廣東省林業局聯合廣東省地質調查院共同開展了南嶺國家公園(擬設)生態水文地質調查。

南水水庫

自調查啟動以來,調查組科研人員深入韶關、清遠兩市,對南嶺國家公園(擬設)范圍內的地下水資源開展了詳細的野外調查。目前,調查組已完成南嶺國家公園(擬設)遙感解譯、面上調查及豐水期採樣分析工作,現正開展枯水期採樣分析、動態監測以及地下水監測點建設等工作。

豐水期測試數據顯示,南嶺國家公園(擬設)范圍內地下水、地表水質量良好,大部分水點均優於III類水標准(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部分泉水點還符合天然飲用礦泉水標准,如秤架林場、天井山林場、羅坑保護區等地分布的部分泉水偏硅酸指標達到礦泉水標准。

為監測地下水環境動態變化,本次生態水文地質調查還部署建設地下水動態監測站點2處。目前,位於秤架林場的其中一處地下水監測井已施工完成,抽水試驗結果顯示其供水量約70方/天,該井揭露的花崗岩裂隙水屬偏硅酸型礦泉水。后期完成監測儀器安裝后,日常用於地下水地質環境監測,應急時還可用於供水。

調查岩溶地下暗河

此外,調查組針對小水電退出的問題,選取了3處典型小流域開展深入研究。通過採集地下水、地表水、水壩攔水、電站尾水、大氣降水等樣品,開展水化學組成、氫氧同位素、氮氧同位素等分析研究,進一步加強了對小水電站退出等人類活動的監測。

下一步,調查組將加快完成南嶺國家公園(擬設)枯水期調查工作,對獲得的數據進行總結歸納,完成地下水監測點建設,爭取監測儀器盡早運行,推進綜合研究與成果編制,摸清南嶺國家公園規劃范圍內水文地質情況,並結合成果制作地學科普素材。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