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處!南嶺薈聚多少嶺南歷史人文記憶?

南嶺國家公園(擬設)地處南嶺山脈中段南麓,這裡不僅是中國14個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還是中國三大民族走廊之一,“南嶺走廊”的核心區域。
為更深入地挖掘和掌握南嶺國家公園(擬設)蘊藏的歷史人文資源,加強對公園內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活化利用,廣東省林業局聯合韶關學院共同開展了南嶺國家公園(擬設)歷史人文資源普查。
自調查啟動以來,課題組對南嶺國家公園(擬設)規劃范圍內的23 個鄉鎮、周邊順延范圍內的馬壩鎮、抗日戰爭時期粵北華南教育歷史遺址、公園周邊區域紅色遺跡及古樹名木等歷史人文資源進行了普查。
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
通過實地調查、查閱歷史文獻資料以及訪談與咨詢,課題組基本掌握了南嶺國家公園(擬設)的歷史人文資源數量、分布、特征、保存現狀及環境狀況等,初步調查到南嶺及其周邊區域歷史人文資源遺跡遺址共涉及 999 處,其中:古遺址26 處﹔古墓葬 23 處﹔古建筑 372 處﹔石窟寺及石刻 16 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50 處﹔抗戰辦學史遺址 46 處﹔紅色遺址遺跡 146 處﹔園林景觀 66 處﹔古樹名木(國家一級)34 處﹔建設工程與生產地 40 處﹔地方風物 180 處。
普查結果顯示,南嶺國家公園(擬設)及其周邊區域至今保存有大量溝通南北的古驛道、驛站、驛鋪、古橋、古亭等具有國家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產,包括廣東省最早的古驛道代表之一“西京古道”和廣東省地理位置最高的古驛道“秤架古道”。
西京古道
南嶺國家公園(擬設)區域內的乳源瑤族自治縣被譽為“世界過山瑤之鄉”,這也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好、數量最多、最具歷史風貌和地域特色的傳統聚落之一。瑤族的刺繡、 服飾、舞蹈等是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瑤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瑤族刺繡
此外,課題組對如何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南嶺國家公園(擬設)歷史人文資源等問題形成了初步意見和建議,旨在為准確判斷南嶺國家公園歷史人文資源保護形勢、科學制定人文資源保護政策、構建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提供借鑒和依據。
下一步,南嶺國家公園(擬設)將深度挖掘區域內南粵古驛道、紅色文化,以及瑤族傳統民俗等歷史文化資源,使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相得益彰,增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人文深度和歷史厚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