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在廣州開幕!

5月8日晚,“第九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在廣東省友誼劇院盛大開幕。當晚,由廣州粵劇院李嘉宜主演的粵劇《文成公主》作為本屆梅花獎的開幕大戲,精彩上演。
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戲劇家協會、廣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承辦,於5月8日至23日在廣州舉辦,將評出15位梅花獎獲獎演員。
17位演員角逐本屆戲劇梅花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由中宣部批准,中國文聯、中國劇協共同主辦的全國性戲劇表演類專業獎項。梅花獎創辦於1983年,取“梅花香自苦寒來”為寓意,是中國第一個以表彰和獎勵優秀中青年戲劇表演人才、繁榮發展戲劇事業為宗旨的藝術大獎,被譽為我國戲劇表演領域的最高獎。
本屆梅花獎共有17名演員進入終評,來自15個省和直轄市,涉及京劇、昆劇、越劇、黃梅戲、粵劇、秦腔、晉劇、河北梆子、龍江劇等9個戲曲劇種和話劇、歌劇等戲劇藝術門類。這17名演員,既有來自國家級、省市級重點院團的,也有來自基層劇團和民營劇團的,年齡最大的為45歲,最小的為33歲。
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涌泉致辭
本屆梅花獎參評劇目既有整理改編傳統劇目和經典再創的劇目,如京劇《春草闖堂》《馬超》、昆曲《牡丹亭》《夜奔》、河北梆子《野豬林·白虎堂》、越劇新版《梁祝》、晉劇《望海樓台》、龍江劇《荒唐寶玉》、話劇《霧重慶》等,充分體現廣大戲劇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戲曲文化,用藝術創造偉力彰顯和弘揚中華文化時代價值﹔
也有現代劇目,如昆劇《瞿秋白》、京劇《石評梅》、黃梅戲《共產黨宣言》、歌劇《與妻書》等,緊貼時代主旋律,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故事﹔
還有新編歷史劇,如京劇《陽明悟道》、粵劇《文成公主》、河北梆子《瓦橋關》、秦腔《詩聖杜甫》、越劇《唐琬》、黃梅戲《湯顯祖》等,深入挖掘歷史人物的當代文化價值,以歷史故事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這17名演員將以現場演出的形式參加終評,經終評評委現場觀摩,差額評出15名獲獎演員。獲獎名單將於5月21日晚與第25屆曹禺戲劇文學獎的5部獲獎劇作一同揭曉,並舉辦頒獎晚會。
開創穗港澳三地攜手辦“梅花獎”先河
這是廣州繼成功舉辦第14屆、第27屆、第28屆梅花獎后,第四次舉辦梅花獎。
為什麼梅花獎再度選擇在廣州舉辦?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直言,“廣州是一個文化深厚的城市。”兩千多年來,廣州一直是嶺南文化中心城市,有著燦爛的戲劇、音樂、繪畫……近年來,廣州大力實施嶺南文化中心建設工程,為戲劇藝術的傳承發展提供了豐沃的土壤。
今年也恰逢梅花獎創辦40周年。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本屆梅花獎在廣州設立主會場的同時,在香港、澳門設立分會場,將舉辦17台現場終評演出和1台頒獎晚會。
其中,在廣州展演的15台劇目,主要安排在廣州大劇院、廣州粵劇院紅線女大劇院、友誼劇院、廣東藝術劇院、廣東粵劇藝術中心、蓓蕾劇院等6個劇場。此外,國家京劇院《春草闖堂》劇組將赴香港演出,上海昆劇團《牡丹亭》劇組將赴澳門演出。
據悉,這是梅花獎自創辦以來首次聯合港澳舉辦終評活動,將積極推動內地與港澳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也是文藝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一次嶄新嘗試。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說:“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活動既是奉獻給大灣區人民的一道豐盛文化大餐,也是戲劇家為我們黨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獻上的一份厚禮。”
《文成公主》打頭陣展示粵劇獨特魅力
5月8日晚,作為本屆梅花獎的開幕大戲,廣州粵劇院一級演員李嘉宜主演的大型新編歷史粵劇《文成公主》在友誼劇院上演,為觀眾展示“南國紅豆”的獨特魅力。
粵劇《文成公主》是一部具有盛唐雍容風范、交融漢藏富麗色彩、爍亮高貴人性靈魂的史詩正劇。該劇以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事件為依據創作,以瑰麗奇崛的美學空間,雍容富麗的舞台氣派,展現了大唐盛世氣象,譜寫了一曲漢藏和睦共生的贊歌。
素材來源丨羊城派 廣州日報
出品丨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