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高質量發展根基打造鄉村振興“合山樣板”

2022年農業總產值約5.9億元,糧食總產量 1.68 萬噸﹔打造豐垌村千畝蓮花基地,建設鄉村休閑觀光消費基地﹔重點推進新城西干渠蓬桂路1.5公裡美化亮化綠化工程……近年來,陽江市陽東區合山鎮農業發展特色不斷凸顯,持續“扮靚”農村環境,農民生活更加富裕。
堅持黨建引領
奏響富民強村新樂章
近年來,合山鎮認真履行抓基層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組織優勢,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全面奏響富民強村新樂章。
基層黨建,人才是關鍵。“我們高度重視年輕干部培養工作,創新開展‘導師幫帶制’、名家講座系列活動,促進年輕干部成長成才。”合山鎮委書記李宗敏表示,合山鎮率先啟動“機關·兩新·農村”黨組織三共建工作,構建“市—區—鎮—村”四級聯建黨建共同體,扎實開展共建活動近50場,助推鄉村振興。另外,創新打造“黨建合”、義工巷長等特色黨建品牌,以強化組織力量為主線、夯實組織基礎為保障、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突破口,推動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值得一提的是,合山鎮黨委被評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進集體”,充分發揮635戶黨員中心戶作用,創新“睦鄰會客桌”黨群服務方式,及時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各方擰成一股繩,做到勁往一處使,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改革攻堅的堅強堡壘,形成“干部一揮手,群眾跟著走”的干事局面。
發展特色農業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李宗敏說,合山鎮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3家,大力培育百香果、香蕉、聖女果、鱸魚等種植養殖基地,促進土地流轉,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目前,合山豐多採已成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核心區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區,被譽為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百盛園正籌建“四香”特色南藥產業園,拓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區,同時發展林下經濟,在林下種植赤鬆茸、春砂仁、石斛等農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大力打造農業特色品牌,積極創建全省農業標准化示范鎮,是我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李宗敏表示,作為農業大鎮,要著力鞏固拓展現有特色農業,獎補各村擴大特色農產品種植。如今,合山鎮正謀劃擴大百香果種植面積,打造“百香果專業鎮”﹔促進牛欄村與廣東豐多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引進日本網紋瓜新品種大棚種植﹔投資200萬元於那石村建設白豚鼠養殖基地,完善基地配套設施,吸納周邊農村人口就業,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
李宗敏說,要借好鄉村振興發展的“東風”,結合鎮整體規劃,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品牌打造,讓合山農業發展勢頭更猛,農民生活變得更甜。
農文旅融合發展
開辟鄉村振興新路徑
2022年,豐垌村被命名為“廣東省家教家風實踐基地”。李宗敏表示,合山鎮立足本地資源稟賦,按照“一帶二村三產業”的布局,推動形成“森林公園—雙安村—豐垌千畝蓮花基地—那石村—花木長廊”五點一線的美麗鄉村風貌帶,將該路線打造成產業優勢突出、全域特色鮮明、人居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厚、鄉村治理有效的美麗鄉村示范帶,促進合山各項產業發展以及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提升,以“帶”的振興輻射帶動全域鄉村振興。
接下來,將不斷完善和發展合山鄉禮館(鄉情文化館),推進合山鄉禮城市體驗館落戶市區,搭建城鄉融合、供需對接的綜合賦能平台,進一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近年來,合山鎮生態旅游蓬勃發展。李宗敏介紹,合山鎮通過“項目拉動產業”,實施“全域旅游”,重點推進合田路四公裡花木長廊風貌提升帶,促進周末經濟、夜間經濟發展,加快推進那石村“那時記憶·陽東味道”鄉愁文化產業項目,配合豐垌村千畝蓮花基地建設鄉村休閑觀光消費基地,以鄉村產業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