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高校師生埋頭鄉村“點”廢成“金”

研發新技術,利用廢棄貝殼生產貝殼粉涂料產品,在減輕廢棄貝殼污染的同時帶動就業

2022年08月23日09:58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今年暑假,廣東大學生通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將一批“挑戰杯”省級項目帶到田間地頭,其中就有廣東海洋大學貝殼粉應用創新創業團隊的身影。2020年,該團隊關於廢棄貝殼的研究項目獲得了第十二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今年暑假,該團隊再次來到雷州市覃斗鎮開展貝殼粉處理技術的宣傳推廣。

據悉,貝殼粉主要應用於生產涂料、水淨化劑、動物補鈣劑、土壤酸鹼調節劑、蔬果清洗劑等產品,目前已累計消耗廢棄貝殼100余噸,成功帶動100余人就業,實現人均增收2000元,鄉村固廢被“點”成“金”。

“貝殼圍村”污染鄉村環境,實地調研探尋解決之道

幾年前,在一次關於環境污染與整治主題調研活動中,廣東海洋大學學生發現廢棄的貝殼正在嚴重圍困當地鄉村。

當時,市面上已出現一種名為“貝殼粉新型涂料”的產品,這款產品引起廣泛關注,也吸引了廣東海洋大學研究團隊的目光。不過,廣東海洋大學老師帶著學生對這款新型涂料進行分析后,發現其在技術構成、使用效果方面都不是很完善。於是,他們組建了廣東海洋大學貝殼粉應用創新創業團隊,著手開展貝殼粉基環保涂料制備關鍵技術的研究。為了採集第一手資料,2019年暑假,研究團隊組織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走進雷州市覃斗鎮的頭羅村、和合村、外村等地,調研廢棄貝殼處理問題。

一位隊員回憶說:“有些堆放時間較長的貝殼已經風化,一踩上去就會碎裂,和沙石混在一起,一片狼藉。”

團隊調研發現,當地一個小鎮的生蚝年產量高達20萬噸,每年會產生約10萬噸廢棄貝殼。廢棄貝殼無法回收利用,也不能倒進大海裡,隻能堆在路邊,久而久之形成了“貝殼圍村”的現象。當地村民還不得不忍受貝殼上殘留的螺肉腐爛所散發出來的惡臭。

這樣的場景讓研究團隊很受觸動。此后,廣東海洋大學貝殼粉應用創新創業團隊歷時2年,成功研發出廢棄貝殼處理技術,並提出了將廢棄貝殼轉化形成新型貝殼粉涂料的新思路,他們的項目也獲得了第十二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

探尋在當地建設貝殼粉加工廠的可能

第十二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結束后,團隊一直在研究貝殼粉處理技術。團隊指導老師、廣東海洋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李宇彬介紹說,目前團隊已經開發了一系列貝殼粉生產技術,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制備不同規格的貝殼粉。“我們開發了四種不同的貝殼粉生產設備,已研發五種不同功能的貝殼粉涂料。”

在學校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團隊建立了“高校—政府—合作社—企業”政產學研模式。高校為項目輸送人才,政府提供場地和政策支持,農村合作社為貝殼粉加工廠免費提供廢棄貝殼,團隊提供技術支持,企業團隊負責產品推廣銷售。目前,貝殼粉涂料產品的生產已累計消耗廢棄貝殼100余噸,成功帶動100余人就業,實現人均增收2000元。

今年暑假,研究團隊又一次來到雷州覃斗鎮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今年團隊來到這裡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探索在當地建設貝殼粉加工廠的可能性。

李宇彬表示,此前雖然通過“高校—政府—合作社—企業”政產學研模式,使得廢棄貝殼資源化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貝殼粉的加工依托的是代加工廠。“貝殼粉生產技術已經相對完善,現在就是希望尋求政府和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探索在當地村鎮建廠的可能性,以期能夠真正地在覃斗鎮解決‘貝殼圍村’的問題,賦能鄉村振興。”

記者了解到,除了涂料之外,貝殼粉還可應用於生產涂料、水淨化劑、動物補鈣劑、土壤酸鹼調節劑、蔬果清洗劑等產品。對此,李宇彬也表示,此前主要是與生產貝殼粉涂料的企業合作,未來將嘗試和其他企業開展合作,擴展、豐富貝殼粉產品。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瀟麗

(責編:王雅蝶、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