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車尾廂夜市”、醒獅Disco、沉浸式小劇場……

夜間文旅消費點亮大灣區星空

2022年08月21日09:19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珠海海韻城大劇院將音樂和露營結合,城市生活新玩法吸引眾多市民流連至清晨。受訪者供圖

隨著低垂的夜幕漸漸降臨,大灣區都市褪去了白日的炎熱與煩囂,在璀璨的燈火裡轉換另一種“打開方式”。逛夜市、觀演出、看展覽,活色生香的夜間文旅消費體驗,在“城會玩”的年輕群體裡孵化出多元的新業態,也讓文藝青年找到實現夢想的新空間。

無論是風靡一時的“車尾廂夜市”、遍地開花的Livehouse、沉浸式體驗小劇場,或是炫酷燃爆的“醒獅Disco”,懷著不同夢想扎根灣區的文藝青年,也在不約而同地探索與本地文化生態相適應的發展模式。

嶺南文化底蘊深厚的歷史街區與非遺技藝,在夜經濟的創新轉化中,以“國潮”的面貌博得越來越多“90后”“00后”的青睞。“與北方城市相比,我們或許沒有唐風漢韻的宏大厚重,但串珠成鏈的古村落與歷史文化街區,同樣能為年輕人夜間消費帶來打破常規的新體驗。”深圳萬科南頭古城項目工作人員鄧奧賽說。

從“日落墟”“抬頭展”到“九街戲劇周”,彌漫著“煙火氣”的仲夏之夜為粵味文藝IP的孵化提供溫床。“動漫、游戲、VR、元宇宙,都是廣東科技文化企業的優勢。”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庄偉光表示,科技與本地元素的融合,讓年輕人對未來文化夜生活充滿期待。

“車尾廂夜市”裡的粵味“煙火氣”

華燈初上,來自“Soul靈Busking”路演團體的成員們,各自結束了一天的本職工作。他們打點好自己的樂器與行裝,匆匆趕赴位於廣州海珠區琶洲島東部的工美港“島風夜游會”,隻為滿足粉絲們一場夏夜的音樂之約。

“誰都隻得那雙手,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溫柔的男聲淺吟低唱,江邊島風徐徐吹進露營地,與一眾由車尾廂搭成的攤位的喧鬧聲互相交織。音樂和美景,佳釀和美食,將盛夏之夜的愜意與浪漫推向極致。

“粵語歌是我們團隊的主打。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粵語老歌新作進入更多廣州年輕人的視野。”主唱潘達介紹,“Soul靈Busking”是今年1月剛剛成立的一支路演團體,由一群熱愛粵語歌的上班族自發組成。恰逢《聲生不息》等音樂節目的帶動,粵語老歌年初在全國掀起了一波“懷舊風”,團隊也因而受到琶醍、工美港等園區的主動邀約。

在潘達的印象中,直到去年底,“車尾廂夜市”和“戶外小型音樂會”之間還沒有太多的交集。而與早期拉個音響就能舉行的簡單路演相比,潘達覺得,在“車尾廂夜市”演出更多了一些“煙火氣”。無論坐下來靜靜聆聽,還是輕聲跟唱,“夜市”讓年輕人聚在了一起,享受屬於夜晚的輕鬆氛圍。

“粵語老歌很容易營造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懷舊的粵味文化氛圍。這些元素如果運用得當,可以打造成為大灣區夜游經濟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營銷專家、時代文旅董事長熊曉杰說。

近期,“車尾廂夜市”概念在廣州風靡,這在大灣區城市群當中也並非個例。在深圳、中山、肇慶等城市,這種新型“夜市文化”正在點亮當地年輕人的夜生活。在音樂元素的催化下,城市夜生活的玩法更加因地制宜,花樣繁多。去年11月,珠海海韻城大劇院就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裡制燥音樂節”。“演出原本只是持續到晚上9時30分,但流連忘返的樂迷們甚至守到清晨,一起欣賞海上日出。”海韻城·華發新天地總經理袁亮介紹道。

俗稱Livehouse的音樂展演空間也在此時“逆勢”而上,猶如雨后春筍在城中涌現。在廣州,依托城市年輕人對文化生活的熱情和需求,“聲音共和”、太空間等Livehouse品牌紛紛打開了業界知名度,獲得全國各類頂尖演出團隊的青睞,並形成自己的品牌風格。

“聲音共和”Livehouse今年8月迎來了開業一周年。主理人拉家渡向記者分享,開業以來,除了春節這裡幾乎每個周末都演出飽和。他觀察到,隨著公司化運作的流行團體、說唱組合、網路紅人的有序進入,觀眾也變得越來越多元。

相較於同質化的電影院、連鎖餐廳、商店消費,個性化的現場演出更能吸引“宅”屬性的年輕人走出家門。但Livehouse的凝聚力也不能僅僅靠簡單的演出空間,還需要精心策劃的運營,以及演出與城市文化的深度互動。

對於成功“出圈”的原因,拉家渡分析稱,離不開廣州人骨子裡的DNA:務實、理性、溫和、持久。正因如此,這裡的年輕人也甘願為音樂消費買單。“是廣州的城市性格、年輕人的群體特性,以及當地政府的護航之心,讓我們Livehouse的文化氛圍即使面對疫情,依舊能夠日益濃郁起來。”他補充道。

掀起夜場國潮風的“醒獅Disco”

方興未艾的夜經濟與嶺南文化的碰撞,也擦出了國潮創意的火花。今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晚,東莞“聯聖堂”龍獅團創始人李偉杰將醒獅舞進了“潮流東莞·火柴盒”城市藝術TIME“非遺之夜”專場,12名隊員用脫胎於唐代宮廷獅子舞的醒獅表演,帶領觀眾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盛唐夜游”。

在粉絲們看來,“95后”李偉杰本人就是現實版的“雄獅少年”。李偉杰從小受到醒獅文化耳濡目染,卻不甘於在傳統節慶才能欣賞到醒獅表演。20歲那年,他和好兄弟一起創立“聯聖堂”,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醒獅隊,立志將東莞醒獅的雄姿呈現在更多大眾面前。

“能不能不用傳統鑼鼓樂,改用流行音樂演出?”李偉杰在一次商演過程中,忽然萌生出創新的靈感。

去年,他大膽地把醒獅鼓點換成了電音,結合流行音樂、電子音樂、街舞等元素,首創“醒獅Disco”。他們帶著醒獅到東莞舞台效果頂尖的夜店“蹦迪”,配合酷炫的光影特效,“卡點”高燃的DJ音樂,“聯聖堂”的雄獅在樁陣中走鋼絲,威風凜凜,博得觀眾滿堂彩。

通過30多次夜店演出,“聯聖堂”的醒獅成功地與街舞、說唱等多種新潮藝術“跨界融合”。今年春節前后,這批“雄獅少年”還登上了湖南衛視、河南衛視、央視3套等演播廳舞台,兼具難度和創意的南獅表演,讓“聯聖堂”在全國一舉成名。

國潮元素為年輕人的夜生活增色,文藝活動也帶火了歷史文化街區的夜經濟。夜幕降臨,廣州永慶坊依然人頭涌涌。“日落墟”夏夜永慶社區營造計劃系列活動啟動以來,市集、露營、音樂會、電影放映會輪番上演。

漫步其間,游人隨處可以感受到西關舊城區悠久閑適的生活氣息﹔抬起頭來,就能發現青磚灰瓦之間挂上了21盞精美亮麗的花燈,每一盞都描繪著嶺南特色的文化符號與人文故事……這便是廣州城市藝術周與永慶坊日前聯手打造的“LOOK UP抬頭展——歡迎‘光’臨”。

廣州城市藝術周創辦人、總策展人翟月介紹,永慶坊曾是商鋪與手藝人工作室的集中地,孕育出獨特的“廣式英語”:“我們將‘廣式英語’畫在花燈上,看起來就像燈謎一樣,大家都可以來猜猜說的是什麼意思。”

翟月表示,第二期“抬頭展”即將在10月推出。輕盈有趣的夜間展覽為永慶坊帶來更多人流,無形中也讓展品裡的廣府故事,傳播到更遙遠的地方。

庄偉光指出,新舊交融的體驗往往成為年輕人文旅消費的催化劑,這也讓嶺南傳統文化在夜經濟大放異彩。熊曉杰則期待,廣東發達的科技、文創、新媒體產業,能為夜游經濟IP的打造和壯大持續賦能。

廣深古城小酒館中的戲劇夢想

夜幕下“華麗轉身”的人文地標不隻有永慶坊,被譽為“粵東首府、港澳源頭”的深圳南頭古城,不久前入選第一批“廣東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夜演、夜讀、夜游、夜展、夜市、夜宿……已成為南頭古城留給文藝青年的一張張“名片”。

坐落古城一隅的“壹零玖藝術空間”,為在深圳逐夢的戲劇青年打開了一片天。“壹零玖”這個名字就見証著他們夢想開始的地方:主創成員都是來自深圳大學表演專業的“學院派”,而“109”就是藝術總監張陽辦公室的門牌號。

每逢周末傍晚,這家深圳目前唯一的戲劇主題小酒館,迎來三五成群的戲劇愛好者。他們大多是白領、公務員、專業人士,如約參加一場“戲劇體驗趴”。在微醺的空氣裡,參與者圍讀劇本,從主人公的對白裡品味劇中人的愛恨情仇。

耿曉冬向記者介紹,“壹零玖戲劇工作室”已在深圳扎根9年了,去年7月才正式落戶南頭古城,戲劇演出及運營、公共藝術空間巡游、戲劇培訓、節事管理、紀錄片拍攝、戲劇制作等工作室每個板塊都有著成熟的運營,“但我們還想將演員和觀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些”。

發展勢頭如火如荼的“夜演”生態圈,也吸引了不少省外劇團和劇組的目光。被粉絲昵稱為“小酒館”的音樂劇《阿波羅尼亞》在上海長演不衰。今年2月,劇組進駐廣州北京路商圈開始演出,慕名而來的戲迷群體已經輻射到佛山、深圳、東莞等城市。

不過,這種鑲嵌在城市商圈裡的小劇場演出模式,在廣東才剛剛嶄露頭角。畢業於上海東華大學表演系的耿曉冬也坦言,與戲劇底蘊厚重的北京、上海相比,深圳目前的消費環境還存在不少差距,本地開設戲劇表演專業的高校還不多,市民與這種新銳的表演形式也才剛開始接觸。

為此,《阿波羅尼亞》出品方一台好戲將線下活動下沉到永慶坊等文化街區,以增加劇組與本地粉絲互動的機會。“我們還設計了延展劇本,與廣州具有地方風情的咖啡廳合作,讓更多本地觀眾增進對《阿波羅尼亞》和小劇場模式的了解。”一台好戲廣州分公司負責人湛先生說。

“壹零玖藝術空間”選擇在南頭古城落戶,同樣是培育消費群體的一次嘗試。8月20日,由該藝術空間發起的“2022九街戲劇周”活動正式揭開大幕,五大原創劇目、九場精彩演出、四次藝術沙龍與工作坊聯袂登場。這也是其連續第二年扛起“九街戲劇周”活動的大旗。

耿曉冬希望,未來能為南頭古城推出更多量身定做的夜場演出活動,孵化出真正屬於深圳本土的戲劇IP。而身處廣州的湛先生的願景也與此不謀而合,他表示:“我們很希望跟更多專業院團合作,比如說把一些傳統粵劇進行潮流化改造,推出具有嶺南特色的創新劇目,讓更多的劇迷和戲劇人才能夠關注廣州、落地廣州。”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王涵琦 梁燕

(責編:王雅蝶、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