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兩考古發現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南越王博物院王宮展區
南越王墓出土絲縷玉衣
“南海I號”出水的瓷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成通攝
藉中國現代考古學百年之際,10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考古學會、中國文物報社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開幕式發布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廣東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及南越王墓”“廣東‘南海I號’沉船”兩個項目入選。
廣東兩項目為何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廣東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及南越王墓”是秦漢時期的16項入選項目之一。
“廣東‘南海I號’沉船”是遼宋金元時期的9項入選項目之一。
並肩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和南越王墓,是中國秦漢時期考古的重大成果。專家指出,在同一城區內同時發現保存較為完好的王宮及御苑、王陵等系列漢代遺存,在中國考古史上實屬罕見。
中國正式的水下考古發展到今天,如果說“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中隻能選一艘沉船,那一定是“南海I號”。從它的身上,我們能看到幾乎整個中國水下考古發展的脈絡。
秦漢時期考古體現中華統一多元一體的歷史進程
從最終公布的結果來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涵蓋全國,河南與陝西分別有14項和11項入選,河北、山東、湖北各有6項入選,山西有5項入選,北京、浙江、江西、湖南、甘肅各有4項入選。“廣東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及南越王墓”是秦漢時期的16項入選項目之一,“廣東‘南海I號’沉船”則是遼宋金元時期的9項入選項目之一。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遴選推介活動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考古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7月下旬,初評啟動,110位專業評委從321項參評項目中遴選推薦160個項目,9月18日160強大名單正式出爐,廣東四個項目入圍:南越王墓的發現與發掘、“南海I號”保護發掘、南越國宮署遺址、石峽遺址。四項中廣州佔據二項,全部為“南越”主題發現。
而在18日公布的最終版“百大”名單中,石峽遺址遺憾落選,南越國宮署遺址和南越王墓則被合並為一個項目。如此,廣東原來的四項目相當於入選三項,成績喜人。
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會長全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中秦漢時期的有16項,從類型上看有都城,有王城,有王陵,從地域上講有邊疆,有核心區域,從中可以反映出中華統一、多元一體的歷史動態。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和南越王墓讓大家看到從秦統一嶺南,推行郡縣制,到逐漸改變嶺南地區百越雜處、各有種姓、以君長管治部落的政治面貌的過程。南越國繼承秦朝的制度,設置各級官僚,地方行政實行郡縣制,使用秦漢文字,體現的正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嶺南文化是秦統一以后經過長期的漢越民族融合,同時吸收包括海外在內的各種文化因素而產生、發展的,具有開放、多元與兼容的特征。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也將是廣州地區考古學研究的重大學術課題,先秦考古探索南越文化興盛的物質和思想基礎,探索南越人在接受中原文化,文明曙光,為后來秦統一打下思想意識的基礎。
全洪指出,先秦時期嶺南地區的社會發展落后於中原,秦統一嶺南后,至南越國有103年,嶺南地區贏得一段較長的安定時期,加速了生產的發展。南越王墓出土一批生產工具,表明雖然農業尚不十分發達,但本地已掌握先進的耕作方式,並部分使用鐵農具。這是嶺南歷史上首次大開發時期。
南越國立國93年,嶺南地區飛躍發展。南越遺址和墓葬出土的越式銅鐵器具說明當時珠江三角洲地區已是稻田連片,建立起了自己的鑄銅、冶鐵和紡織等手工業。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印花大磚,還有建筑石材以及施釉的筒瓦、板瓦、瓦當等,則反映出當時南越制陶與建材手工業已不落后於中原地區或超過其他地區。文化上,由於以趙佗為首的統治者採取和輯百越的政策,嶺南原有的百越文化並沒有被強行同化,更沒有迅速消失,而是與漢文化平行發展,在接受漢文化先進制度、理念和生產技術之下南越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未來南越王博物院 重點推進南越文化的傳播推廣
並肩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和南越王墓,是中國秦漢時期考古的重大成果。專家指出,在同一城區內同時發現保存較為完好的王宮及御苑、王陵等系列漢代遺存,在中國考古史上實屬罕見。
公元前214年,秦平百越,建蕃禺城,是廣州建城之始。公元226年,東吳孫權分交州置廣州,廣州之名自此開始。但是有關廣州古城的文獻記載相當少,《廣州考古六十年》指出,《史記》《漢書》有關南越國的記載不足5000字,且未提及蕃禺城的位置和布局,此后1000多年,有關廣州城的文獻基本為零。明、清兩代有一些關於廣州城的地圖,清代文獻《廣州城坊志》《羊城古鈔》等比較詳細地記載了清代廣州城的情況。但蕃禺城在今廣州城區的什麼位置?兩漢、三國晉南朝、隋唐、五代兩宋時期的廣州城城牆四至如何?城內布局怎樣?一直以來都困擾著研究廣州歷史的學者。
南越國宮署遺址的發現,讓考古發現與史籍記載相印証,表明遺址區不僅是西漢南越國、五代南漢國的王宮所在地,也是秦統一嶺南以來,歷代郡、縣、州、府的官衙所在地,是廣州延續兩千多年不變的城市中心。這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十分罕見。
南越王博物院院長李民涌對記者說,在最初啟動申報時,宮署、王墓兩處遺址還沒有合並在“南越王博物院”這個大框架下面,所以是分別申報。進入終評階段之后,經過征求專家意見,大家覺得兩個遺址一方面在行政上已經統一管理,更重要的是它們具有性質相近,都是反映南越國、南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合並起來不但內涵更全面深入,影響也更大,所以就有了昨天的好消息。接下來南越王博物院將重點推進南越國文化的傳播推廣,講好它在中華文明溯源、嶺南文明溯源中的意義。
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李灶新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宮署遺址和王墓遺址為我們提供了廣州早期建城的實証,也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文物資料。除了南越王墓中發現的1000多件(套)文物,宮署也出土了各類文物小件約42000多件,陶瓷片約23000多筐,還有近數萬件的磚、石建筑材料和構件,研究的潛力非常巨大。當中不少物件有銘文,或者是別處所未見——如兩件有“華音宮”文字的陶片——不但可供博物館編藏,也可考慮將其中一部分作為標本供給高校等研究機構研究、教學使用。在日常的公眾服務中,它們也是第一手的素材。目前宮署和王墓兩處遺址的保護工作也都在嚴格遵循科學技術要求的前提下有條不紊地展開或計劃之中。
如果“百年百大”隻能選一艘沉船 那一定是“南海I號”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崔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南海I號”無論從“海絲”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對外貿易、對外交往、船舶制造等的角度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發現。國內現在保存下來的“海絲”相關遺跡遺物數量不少,但是體量這麼大、保存這麼完整、內容這麼豐富系統的東西,應該說還是沒有。而且它不是單一類型,而是比較“全貌”的發現,包含的信息非常多,涵蓋社會、文化、經濟、科技各個方面,可以說是當時時代的一個橫斷面,我們能從裡面看到很多東西。
崔勇說,中國正式的水下考古發展到今天,如果說“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中隻能選一艘沉船,那一定是“南海I號”。這不僅因為它是中國水下考古正式起步的標志,也不僅因為它本身的價值重大,也因為從它的身上,我們能看到幾乎整個中國水下考古發展的脈絡。今年是中國考古百年,而對正式、系統的水下考古來說就是30多年。30多年的歷史都能在“南海I號”上體現出來。
2019年8月,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發布會,通報了南海I號的考古進展。“南海I號”已經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經典案例向全球推廣,成為中國水下考古界的驕傲。船上發現的許多瓷器具有“標型器”的作用,可以作為斷代標尺。而“南海I號”項目在勘測中使用的發掘方法、保護方法,后期田野考古的精細發掘,都對整個水下考古學科建設奠定了基礎。
崔勇表示,“南海I號”也是遼宋金元時期考古中發掘文物數量最龐大、種類最豐富的一個發現。從內容、形式、意義各方面來說,都是很了不起的項目。2019年,船上的器物已經全部清理完畢,而船體完全露出來大約還需要半年。船體完全露出來后發掘工作就完成了,就要轉入保護階段,這個階段會更加漫長。此外,2015年廣東公布了首批兩處水下文物保護區,“南海I號”所在的水域是其中之一。一方面為這一地區的保護提供一個執法依據,另一方面考古人員接下來也會對這一區域繼續做一些物探的調查,看能不能有一些新的發現。
廣州兩大“南越”遺址 見証文物保護和城市建設“雙贏”
2006年、2012年,由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等組成的“南越國史跡”和“海上絲綢之路·廣州史跡”分別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南越王墓、南越國宮署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首批申遺遺產點之一。廣州在南越王墓、南越國宮署遺址原址上分別建成博物館,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廣州的珍貴考古遺存,另一方面促成了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基本上達到了文物保護和城市建設的雙贏效果,在全國范圍內都具有示范意義。
在記者的採訪中多位專家學者表示,包括兩處大遺址在內的廣州考古工作,與國家文物局,及廣東省、廣州市等各級政府和專家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
南越國宮署遺址:在城市中心永久保留一處“大遺址”
南越國宮署遺址面積約40萬平方米,遺址保護范圍5.3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約5∼6米,迄今發掘了約16000平方米。1995年和1997年是配合城市建設的搶救性發掘階段,從2002年至2009年是有計劃按步驟地主動發掘階段。它的整個發掘和保護、展示的過程,不但體現出城市建設為文物保護留出空間的過程,也體現了文化資源在今天傳統賡續、城市發展、經濟運行中的重要價值。
1975年,在中山四路西段進行考古試掘,發現規模宏大的古代遺址,遺址之上疊壓一段南越國時期的磚石走道。
1995年,在忠佑大街城隍廟西側一建筑工地,發現了一座南越國時期的大型石構水池,在嶺南地區尚屬首見。經市政府協調后,原施工項目停建,遺跡回填並原地保留。
1996年,在石構水池之西清理出一口南越王宮的食水磚井,砌筑精巧,發掘后進行了原址回填的保護措施。
1997年,在石構水池的南面、中山四路段,揭露出南越國時期的曲流石渠遺跡,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中國宮苑實例。該遺址發現后,市政府收回已批出的土地,使遺址得以原地原狀保護。
2000年,在原中山四路兒童公園發現南越國宮殿遺跡后,市政府將公園遷出,隨后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
2000∼2009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南越王宮博物館籌建處組建聯合考古工作隊對南越國宮署遺址進行主動性考古發掘,共計發掘面積近12000平方米,清理出從秦漢至明清12個歷史時期的各類遺跡4800多處。
“沒想到南越王墓就在‘眼皮底下’”
“回想南越王墓的考古工作,當時我們都犯了一個方向性的錯誤:以為南越王墓會在離廣州老市區比較遠的地方,沒想到原來就在‘眼皮底下’。”當年的“南越王墓探墓第一人”黃淼章曾在一次講座中如是感嘆。
南越王墓是南越國第二代王趙眜之墓,發現於廣州市越秀區象崗山,墓葬保存完好,未被盜掘,是嶺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好、出土器物最多的漢代彩繪石室墓。
南越王墓鑿山而藏,深埋在象崗山頂之下20米左右的山腹深處,共採用750塊紅砂岩建造而成。墓室按“前朝后寢”的布局分為前后兩部分,呈“甲”字形,分為功能不同的七個空間,其中主棺室放置墓主棺槨和豐厚的陪葬品,珠玉殮葬的葬制反映了秦漢時期嶺南貴族的喪葬觀念,與中原地區的諸侯王墓形成了可供橫向對比的例証。南越王墓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包括金銀器、青銅器、鐵器、玉器、陶器等。
對特別重要的古遺址古墓葬實施原址原狀保護並展示,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同時充分發揮考古遺存的宣傳教育功能和社會效益。目前廣州地區已實施原址保護並展示的重要考古遺存有10余處。而最早實施原址保護並進行展示的正是南越王墓。
文/記者卜鬆竹 通訊員穗文廣旅宣、黃巧好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署名除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