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大亞灣“尖筆帽螺潮”已消退

2020年07月27日16:03 | 來源:深圳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亞灣“尖筆帽螺潮”已消退

  大亞灣深圳海域國內首次報告的“尖筆帽螺潮”日前已消退,對此進行1個多月持續跟蹤監測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南海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創新團隊”,提醒秋季還有再度暴發的風險。

  該團隊首席專家、研究員黃洪輝表示,從6月12日發現尖筆帽螺成群聚集暴發以來,7月2日至10日達到高峰期,密度超過每立方海水中1000個,7月11日至16日密度明顯下降,每立方米海水中不超過100個。“7月14日至17日,我們在海底沉積物中採集到了尖筆帽螺死亡個體,3天內海底沉積的死亡個體密度從每平方米120個猛增至1020個。”黃洪輝指出,7月17日至19日,通過海上巡查,密目拖網日夜走航調查,並同步進行聲學探測,未發現尖筆帽螺及其聲學信號。

  但同時值得關注的是,7月14日,科研人員通過顯微鏡觀察大亞灣深圳海域採獲的尖筆帽螺,發現了成熟的卵囊,每個卵囊中約有700到1000粒卵,卵直徑僅為50微米。7月16日,科研人員觀察到卵囊由尖筆帽螺的總生殖孔排出,並漂浮於水中,卵囊中的受精卵開始快速分裂發育,第二天孵化為面盤幼虫,游出卵囊。科研人員正在持續觀察幼虫變態發育過程。

  通過本次對尖筆帽螺暴發過程的跟蹤監測和生物學觀察,科研人員判定此次在大亞灣深圳海域暴發的尖筆帽螺潮已消退。但值得警惕的是,尖筆帽螺已完成了繁育過程,如果后續環境條件合適,大量新生世代的尖筆帽螺可順利完成變態發育,那麼經過兩三個月生長,秋季還有再度暴發的風險。

  此次是國內首次報告尖筆帽螺持續性暴發聚集,科研人員對於尖筆帽螺的暴發成因進行了初步分析。黃洪輝說,分析發現,本次尖筆帽螺暴發及其空間分布與水溫和鹽度變化有相關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7月9日,科研人員在尖筆帽螺殼上發現少量楔形藻粘附,隨后快速增多,影響尖筆帽螺的浮游活動。專家指出,楔形藻的大量出現可能是引起尖筆帽螺潮消退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此次是中國科研人員首次對尖筆帽螺潮開展的系統跟蹤監測與研究,初步的研究成果已投稿至國際學術期刊。“希望我們的研究成果能與國內外科學家分享,也希望通過與其他科研單位開展合作,更深入地研究尖筆帽螺的生態習性,揭示其暴發原因,並為尖筆帽螺的暴發提供監測、預警和防控對策。”黃洪輝說。(記者 張妍)

(責編:肖錕、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