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汕鐵路汕頭灣隧道正式進洞施工

2020年07月02日16:27  來源:汕頭日報
 
原標題:汕汕鐵路汕頭灣隧道正式進洞施工

汕汕鐵路汕頭灣隧道礦山法段開挖。

  7月1日上午,隨著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進口段洞口最后一根管棚注漿的完成,國內首座設計標准為350公裡時速、跨海大直徑盾構的高鐵海底隧道正式進洞施工,這也標志著項目礦山段隧道施工全面步入正軌。

  汕汕鐵路自廣(州)汕(尾)高鐵汕尾站引出,向東經汕尾市陸豐市、揭陽市惠來縣、汕頭市潮南區、潮陽區及濠江區,以隧道形式穿越汕頭灣進入龍湖區,引入汕頭火車站。汕頭段約48公裡,基本都為橋梁和隧道﹔其中,備受關注的關鍵控制性工程汕頭灣海底隧道由中鐵十四局承建,全長9781米,為單洞雙線隧道,是國內首座時速350公裡的海底隧道。

  記者了解到,這條全長約9.8公裡的汕頭灣隧道,分為海域段和路域段,其中穿海域段一共3公裡長,最大埋深達海面下56米。隧道採用“明挖法+礦山法+盾構法”,設進出口和兩個斜井,多個工作面共同掘進施工。為推進項目建設,隧道進口和出口相向而行施工,從南岸的進口往出口方向,是採用礦山法,長約6762米﹔從北岸出口往進口方向,是採用盾構法,長約2169米﹔這兩段在媽嶼島附近海域貫通“會師”后,盾構機在海底的拆解洞拆解,往南岸的進口運出隧道。

  作為汕汕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汕頭灣隧道礦山法段於4月底正式開工建設。面對隧道地質復雜、施工難度大、風險高、環境保護任務重等特點,項目部統籌規劃、精心組織、科學施工。據中鐵十四局汕汕鐵路站前六標項目副經理孔凡朋介紹,進場前期先通過航拍、走訪、調查等形式,對隧道進口周邊環境、道路情況及水文地質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掌握第一手相關資料,為進洞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經過前期勘探,隧道礦山法段范圍主要的不良地質為軟弱圍岩、富水斷層、洞口處的圍岩落石、洞身淺埋等,礦山段洞身要穿越13條斷層帶和6處破碎區,安全風險較高。”孔凡朋告訴記者,針對礦山段線路較長且地質差的特點,為加快施工進度,採用陸域礦山法和海域礦山法同步進行。

  昨天,記者來到濠江區達濠街道青鹽社區雞母石山坡地,這裡是汕頭灣隧道礦山段的進口,隧道洞口管棚注漿已全部完成,工人們冒著高溫天氣在洞口進行開挖,還有工人正在進行路基邊坡的防護施工。孔凡朋指著隧道洞口告訴記者,管棚超前支護技術是隧道開挖的一種輔助工法,管棚施工時考慮到洞口圍岩鬆散,不易成孔的特點,項目部改進管棚施工工藝,採用跟管鑽進成孔,確保管棚施工一次鑽進安裝成型。

  據孔凡朋介紹,汕頭灣隧道礦山段一共分成3段同步施工,位於達濠街道青鹽社區進口段已率先進洞施工﹔另外還設置2座施工斜井,1號斜井位於達濠街道葛洲社區,斜井長度838米,目前正在做管棚施工准備工作,在打入正洞后,往兩個工作面開挖,一個方向是往二號斜井前進,一個方向是往進口方向前進。2號斜井位於053縣道與沈海高速交界處,斜井長度1116米,目前管棚已施工完成,具備進洞條件。

  汕頭灣海底隧道進口段順利進洞施工,標志著礦山段隧道全面步入正軌,中鐵十四局在后續隧道施工中,將嚴格遵循“管超前、弱爆破、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及時襯砌”的施工原則,保安全、重質量、搶進度,全面推行標准化示范項目建設,為汕頭灣海底隧道如期貫通提供重要節點保障。(記者 蔡曉丹 陳史 通訊員 姜雅寧)

(責編:肖錕、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