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場發布會,見証廣交會從廣州首次“上雲”

2020年06月27日12:12  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11場發布會,見証廣交會從廣州首次“上雲”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沖擊,世界展會業不得不按下“暫停鍵”,但在過去10天,第127屆廣交會以全程網上舉辦的創新舉措,領航會展業重啟,激活國際貿易,維護全球產業鏈。“雲”上廣交會怎麼開?參展企業如何靈活變通、各出奇謀?作為廣交會扎根63年的城市,廣州如何助力寫好這份“重啟”答卷?這些答案無疑備受矚目。

  為講好廣交會故事,過去的10天,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了11場新聞發布會和採訪活動,緊鑼密鼓也是干貨滿滿,就廣交會中的科技力量、數字金融力量、大灣區力量等主題,全方位、立體式地展示廣州保障服務,擦亮中國制造名片,總結貿易創新探索,彰顯中國擴大開放、努力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堅定決心。

  廣交會保障“加速跑” 廣州全城“動起來”

  588家企業、2307個展位,近15000個企業與產品的視頻、超過100萬件展品、24小時不間斷視頻直播……作為世界級貿易盛會,交會首次上雲的背后蘊含哪些科技力量?為解答這個問題,第128場發布會設在了“大本營”——廣交會展館,還把媒體領進了“技術指揮中樞”。

  記者看到,昔日人頭涌涌的採購商隊伍不見了,現場變成了程序員大軍。平台開發組、網絡安全重保組、網絡安全應急指揮部……近百名廣交會技術服務商騰訊的工作人員在現場24小時“兩班倒”運轉,負責進行系統研發、監控運維、全球直播等,騰訊雲還在全球部署1300余加速節點,保障雲上廣交會的順利進行,也保証全球參展商展示、洽談、交易。

  外貿中心“雲簽約”境外工商機構

  此外,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提供的“天翼雲會議+專線電路+5G網絡+應急服務”,讓雲開幕儀式順利送到受眾眼前。時常“隱藏”在城市多個領域運轉背后的廣州超算中心,為“雲上交易”提供了平台支持。

  但把廣交會搬到網上,不僅是科技的功勞。沒有線下銀行駐會如何確保金融服務的暢通?全球直播如何保障供電?線上展品跨境交易如何退稅?遇知識產權侵權糾紛如何處理?

  “我們通過輔導企業快速享受各項稅費優惠,幫助企業‘輕裝上陣’。”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總審計師羅得力表示,廣州市稅務部門組建“首席稅務服務官”團隊,對有需求的參展企業開展一對一輔導。

  廣州會展中心海關副關長鄧強介紹,“我們對廣交會線上舉辦公告發布前已發貨的約4.2萬件進境展品設立‘綠色通道’,量身定制監管措施,‘一對一’在線指導企業辦理通關手續,降低展覽品通關時間。”

  在第132場和第134場的新聞發布會中,市府新聞辦邀請了廣州海關、市商務局、市稅務局、市知識產權局、市供電局等多個本地職能部門和6家銀行機構,講述廣交會背后的服務保障和城市力量。

  立足廣州匯聚灣區擁抱世界 讓“一帶一路”認識“中國造”

  正如廣交會攬四海貨物、迎五湖賓客,廣州市府新聞辦舉辦的廣交會主題新聞發布會,也沒有把目光局限於本地,而是投射到更廣闊的珠三角、大灣區乃至全國各地,邀請各地企業講述通過廣交會平台創立、成長、出海“一帶一路”的故事。

  “我就是在1993年的廣交會上,第一次聽客戶說起不粘鍋,才了解到不粘鍋市場的。”位於佛山市南海區、國內首家鐵質不粘鍋生產企業陽晨廚具的董事長姚中沃回憶道,如今陽晨的產品已銷往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廣交會“18年的老朋友”,廣東索弗電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楊登曉欣喜地看到“上雲”創新,直言“在當前嚴峻的形勢下,雲廣交提供了難得的經貿合作新機遇,也為公司的技術轉型提供了寶貴合作平台。”這屆雲廣交,索弗利用直播間開啟了網上“帶貨”新模式。

  “正是通過對在廣交會上來訪客戶的區域分布、產品偏好、市場痛點、貿易准入等信息的解讀,我們公司確立了以亞、拉、拉,也就是目前‘一帶一路’主要覆蓋地區作為公司主攻市場,獲得先機。”福建省漳州市陳字貿易公司董事長陳俊興,帶領公司連續11年罐頭出口量穩居全國三甲。

  “沒有廣交會這個平台,就沒有達倫特的快速發展和成長!”大連達倫特集團董事長感嘆,在廣交會的“培育”下,達倫特從一家名不經傳的蠟燭工廠發展成一家擁有2000多名工人的香薰蠟燭制造企業。

  作為廣東省會城市,廣州聚集了中央省市諸多媒體總部,資源豐富,傳播力強,“珠三角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制造業並不具備這樣的媒體資源優勢,廣州此舉體現了省會城市‘老大哥’的擔當和作為。”業內人士評價道。

  全球專家“雲端訪”,直播轉型“一線看”

  雲上廣交,互利天下﹔雲端訪談,全球對話。6月19日,在廣交會展館視頻會議室,香港証監會前主席、中國銀保監會首席顧問沈聯濤,澳門金融管理局前局長、金融安全發展聯盟主席丁連星,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數字健康全球行動基金聯席主席蔣忠遠,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導、所長張光南等金融和產業專家學者、前行政官員“雲聚”廣州市第135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新聞採訪活動,透過網絡交換在數字經濟前線的觀察,共話數字金融力量,雲端碰撞思想火花。

  中國銀保監會首席顧問沈聯濤接受媒體“雲採訪”

  正如廣交會首次在雲端舉辦,這一場採訪活動,也是第一場從線下走到線上的廣州市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新聞採訪活動。“本來我距離廣州是最遠的,但現在我感覺自己離大家一樣相近,這就是網絡的力量。”身處北京的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聽覺智能中心主任鄭方點贊“雲上發布”的全新形式。中國菲律賓商會會長吉米·岡薩雷斯(Jaime C. Gonzalez)說,數字化轉型正普及到各個領域,“這讓跨越國境的交流和貿易都更高效。”

  繼“雲端採訪”后,6月23日,廣州市第139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採訪活動搬到廣州老字號珠江橋牌的醬油銷售直播間、電池研發直播間,記者在現場感受了一場食品的“雲嘗鮮”以及電池研發的“新面孔”。

  走進廣州市虎頭電池集團有限公司的廣交會直播間,兩名主播正用英語嫻熟地介紹著新產品﹔在隔壁,還有主播與境外客商開展了一對一的“雲洽談”……這兩家企業只是廣東從政策到行業引導企業發展出口新模式、暢通銷售新渠道的一個縮影,老字號粵企積極擁抱數字經濟,開拓線上線下新融合。

  分享廣交會故事 解讀千年商都基因

  自1957年創辦以來,廣交會從未間斷,被譽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它更是廣州這座千年商都基因的一部分,63年來與城市相融共生,可以說廣州很多人都與廣交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廣州市第138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活動中,市府邀請組織方代表、專家學者代表、文旅企業代表、城市傳播代表等交流、分享他們與廣交會的故事,並從各自的角度講述他們眼中廣交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開放,是他們講述的第一個關鍵詞。廣交會新聞中心副主任郭偉華介紹,廣交會創辦至今,與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累計到會境外採購商約880萬人。“廣交會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象征,是中國產品、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橋梁,也是世界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歷史的窗口。”廣東省作協副主席、廣州市作協主席張欣分享了她的也門朋友、廣交會採購商阿布對廣交會的評價。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孫一民,則把目光投向廣交會琶洲展館身后、更宏觀的歷史背景,講述會址變遷對城市“南拓北優東進西連”發展戰略的意義。“琶洲會展是廣州濱水發展兩千年來,第一次跨江在‘河南’建設的大型公共建筑,可見當年的決策所需要的決心與氣魄。以廣交會展館為中心,未來琶洲是數字經濟新高地。”

  創新,是另一個關鍵詞。新華社廣東分社常務副總編輯王攀說,從廣交會上,可以看到中國經濟最新銳、最活躍的創意與動能,比如這屆廣交會是首次完全通過互聯網舉行的廣交會,其實早在2003年就已經有“在線廣交會”的嘗試。

  “西餐、16寸的飛利浦彩電、揚手即停的出租車服務,得益於廣交會,廣州酒店業很多服務創新應運而生﹔得益於廣交會,廣州的旅游業酒店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得益於廣交會,廣州自有一種放眼向洋看世界的大格局。”嶺南控股總裁、廣之旅黨委書記陳白羽動情地引述朋友的話“廣交會不只是廣州人的記憶,它是中國一代人的創業故事,是激情燃燒的歲月見証”。

  “今年的雲上廣交會,將更讓人難忘。因為它讓我們知道,在約束條件下,有些夢想也是可以實現的。比方說,在科技和數據的賦能下,人們可以有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本來就是廣交會的品質,也是廣州千年商都的城市品格。我覺得經過這麼一次的挑戰,廣交會將會有一個面向科技、面向未來的更好的明天。”陳白羽說。

  統籌/廣州日報五號樓工作室

 

(責編:陳育柱、李語)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