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城生態碧道動工 全長25.14公裡

2020年06月11日10:39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廣州大學城生態碧道動工

  6月9日,廣州大學城水生態示范區建設——河涌堤岸整治及生態修復工程正式動工。其中,作為子工程的大學城碧道工程也啟動了。

  據了解,廣州大學城生態碧道長約25.14公裡。該工程通過重新構建水生態植物系統,打造“河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構建特色生態景觀與游憩系統,提升大學城生態環境。

  河涌堤岸整治及生態修復工程由番禺區水務局組織實施,5月底完成了施工監理的招標工作,於6月9日開工建設,計劃在今年9月30日前完工。

  改善水環境全島水系全面消除黑臭

  廣州大學城河涌堤岸整治及生態修復工程主要分為補水及水循環和碧道生態廊道系統兩大系統。在保証水安全的前提下,通過補水及水動力提升工程、水循環及生態濕地工程、生態岸線構建及水生態修復工程、碧道工程4個子項工程的建設,改善大學城水環境,提升水體生態自淨功能及景觀效果,提升河涌水動力和打造大學城碧道生態廊道。

  該工程實施范圍為大學城中心湖、赤坎涌、南亭西街涌堤岸整治及生態修復,以及大學其他12條涌的補水管道工程。該工程目標是改善水環境,全島水系全面消除黑臭,提升水體水質,恢復水體生態系統功能﹔提升水動力,根據河流水系的坡降、水力、潮汐規律以及現有水利設施等基本情況,通過合理調度水利設施,實現水體有序流動﹔打造碧道生態廊道,即“河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構建特色生態景觀與游憩系統。

  該工程建設施工單位——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合同工期要求,將赤坎涌、中心湖、南亭西街涌作為主線,確保工程建設快速有序推進。

  焦點問題:

  為何要開展河涌堤岸整治及生態修復?

  據了解,廣州大學城為高校集聚區,區域內有河涌14條,有北亭涌、合益圍涌、南亭大社涌3條黑臭水體,截至2018年底3條黑臭河涌已消除黑臭。區域內為分流制排水體制,已建成污水管網80公裡,雨水管網140公裡,污水轉輸至瀝滘污水廠處理。大學城沿江堤防現均已達到200年一遇防洪標准,區域內內澇防治標准基本達到20年一遇。

  廣州大學城黑臭河涌治理已取得了不錯成績,但是距離建設水生態示范區還有一定差距。該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顯示,大學城水體目前存在水質超標、水體渾濁、觀感較差等問題,人工湖及部分河涌富營養化風險突出。另外大學城水體存在水動力不足問題:水體形狀復雜、死水情況普遍、水動力較差、水體置換難。

  “大學城整體中心高四周低,導致水系無法形成有效的鏈接循環﹔同時為防止外江水倒灌,在出口處建設了防倒灌閘門,由此形成了大量單向流河道。”該報告表示,大學城河涌形態曲折,高程復雜,死水情況普遍。存在部分水體底高低於外江平均低潮位,部分水體底高高於外江平均高潮位,均無法利用潮汐實現水體置換。大學城水系水體缺乏流動性,水體無法通過流動復氧,物質交換,嚴重影響水體水質,因此,提升水動力是本工程建設的關鍵問題。

  此外,大學城水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較差,生態系統的結構穩定性也一般,通過對其動植物系統構成組成的分析發現,其缺乏大量可以形成淨化功能的水生植物系統,由此該工程通過重新構建水生態植物系統,提升其生態自淨功能和水體水質。

  如何構建大學城水循環系統?

  據了解,河涌堤岸整治及生態修復工程將通過補水保障穩定生態基流,通過構建水循環,讓水流動起來,通過生態岸線改造及水生態修復提升自身的淨化能力,最后通過碧道系統串接各個節點形成一個完善的生態廊道。

  其中,補水工程主要通過建設補水管道,可有效利用雜用水廠出水補充中心湖及14條河涌的生態基流。

  在改善水環境和提升水動力方面,一湖兩涌(大學城中心湖、赤坎涌、南亭西街涌)考慮以自淨保質為主,外源補水為輔﹔大學城其余12條涌預留最大外源補給水量、補水量:在非水質惡化時期,一湖兩涌通過構建自身水循環動力,經過河道“水體動植物生態系統+強化濕地淨化系統”保持水質不惡化,其余12條涌利用潮汐換水輔助提升水動力,使得大學城內的河涌保持良好流動性以及一定自淨能力﹔當水質不達標時,採用水質較好的雜用水對河涌進行補水置換,最小補水量滿足生態基流需求,能有效、快速、經濟置換水體。

  大學城碧道這條生態廊道怎麼建?

  據了解,大學城河涌堤岸整治及生態修復工程考慮通過設置海綿措施、棧道、綠道以及濱水活動空間等手段建設碧道系統,加強藝術長廊、知識源頭、階梯式生態濾池、生態水源、時代印記、古祠流芳、步漫生花、樂尋棧道、智匯樂園、中藥草植物園等節點間的聯系。整體打造一個綜合碧水清流的生態廊道、親近自然的共享廊道以及水陸聯動的發展廊道的碧道系統。實現大學城主環路、濱水碧道間的銜接連通﹔平衡生態構建-休憩空間之間的關系。

  其中,生態岸線構建及水生態修復工程,堤岸生態修整3.7km,包括中心湖岸線及補水點生態改造、赤坎涌生態岸線構建及河床生態修復和南亭西街涌生態岸線構建及河床生態修復。

  碧道工程,主要建設碧道系統路線約25.14km。通過設置海綿措施、棧道、綠道以及濱水活動空間等手段建設碧道系統,加強各節點間的聯系。合計景觀節點9個,其中包含中心湖5個節點與沿湖綠化提升﹔赤坎涌2個節點﹔南亭西街涌2個節點。

  根據相關方案顯示,將把大學城中心湖定位為人才公園,通過設置人才文化設施以及口袋公園,在碧道設計中融入學府文化氛圍,為周邊高等學府學子提供溝通與交流的社交空間﹔根據地理位置,在靠近廣州美術學院的河岸邊增加具有文創藝術氛圍的碧道設計,打造繽紛活力的藝術創意空間。(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番水務)

(責編:李語、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