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廟正門前的人工湖中漂滿了死魚。
水質正在檢測 專家:不排除天氣原因
7月5日一早,黃埔區廟頭村的村民發現,村裡的人工湖漂滿了大大小小的死魚。負責湖面清潔的環衛工人鄢先生急得團團轉,從沒遇見過這種情況,他告訴記者:“以前有小范圍死魚,也就幾百斤。昨天下午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但也很少,今天早上起來到處都是。初步估算有至少上萬斤。”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量翻白肚的死魚分散在湖面,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氣溫的升高,傳來陣陣惡臭,經過的村民有的還戴上了口罩。
同時尚有不少村民在湖邊圍觀,據村民介紹,這裡的人工湖與珠江連通,平常也有村民圍釣,從未出現如此大面積的魚類死亡事件。
昨日下午2時左右,幾名環衛工人已用盡了現場的近30個籮筐裝載打撈上來的死魚,平均每筐可裝100斤,已打撈處理近三千斤死魚。但仍有大量死魚等待打撈。環衛清潔車臨時趕來將竹筐倒空以便繼續處理,環衛公司增派了近10名環衛工人趕來增援。
人工湖中心區域的岸邊就是南海神廟正門前的廣場。報料人張先生稱,水域附近有環境污染,天天早上都能在附近聞到臭味,他也曾向環保部門反映。對此,黃埔區環保局已對湖水採樣送檢,現場實測的湖水pH值顯示正常,其余指標的檢測結果最快在今日揭曉。
據黃埔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解釋,死魚事件的原因通常比較復雜,也並不一定與水質有直接聯系,此前也沒有發現此水域的水質出現問題。因此目前原因無法判斷,有待進一步調查。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水產養殖的劉文生教授認為,在持續高溫之后的降雨,很有可能導致魚類缺氧死亡。過去就發生過多起夏天雷陣雨至魚塘水體缺氧,魚類大面積死亡的事件。 (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