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國有企業改革等重要部署。人民網廣東頻道今起推出“三中全會精神全解讀 深化改革看廣東”系列策劃,見微知著,多角度觀察升級版的廣東全貌。
改革開放35年來,廣東先行先試,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在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明顯成效。那麼,三中全會之后,廣東又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發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呢?本網策劃將與您共同走近廣東,探究廣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新一輪的改革進行了全面的規劃和部署。可以預計,未來的改革路徑,將始終貫徹和遵循本次會議的精神,使國民經濟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不僅如此,公報還對國有企業改革進行了全方位的論述,從而為國企改革的下一步戰略指明了方向。【詳細】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詳細】
◎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探索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削減資質認定項目,由先証后照改為先照后証,把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逐步改為認繳登記制。【詳細】
◎價格改革——市場決定價格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政府定價范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注重發揮市場形成價格作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