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餐飲環節食品及相關產品抽檢結果顯示,44.44%的大米存在鎘含量超標。這一消息,令人寢食難安。畢竟,大米是主食,對南方人而言,它甚至無可替代。盡管有專家及時回應說,中國大米鎘限量標准要嚴於國際標准。
    此次鎘超標的大米,超的是國內標准,而與國際標准大體相持,公眾不必恐慌。但畢竟,超標就是超標了!正因此,有一種強烈呼喚:請明確告訴我,我的口糧中鎘污染狀況!
    隻有生產者有所敬畏,政府部門有所作為,才能夠徹底紓解“鎘米”焦慮,降低“鎘米”危害。                                        ——《人民時評:“鎘米”要在陽光下曝晒》
發現“鎘大米”

廣州有44.4%大米及米制品檢出鎘超標

    5月16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網站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飲食品抽驗結果,其中一項結果為44.4%的大米及米制品抽檢產品發現鎘超標。市食藥監局共抽檢18個批次,有8個不合格批次。市食藥監局16日表示,不便透露被檢出鎘超標大米的品牌。

  • 鎘是什麼樣的物質?

    鎘是自然界天然存在於地殼中的一種重金屬,銀白色有光澤,質軟,耐磨,有韌性和延展性,易燃且有刺激性。易溶於氫氧化銨、硝酸和熱硫酸,難溶於硫酸和鹽酸,不溶於水。鎘是煉鋅業的副產品,主要應用於冶金、塑料、電子等工業生產和加工領域。

  • 大米中鎘限量標准是多少?

    我國《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規定大米中鎘限量標准是0.2mg/kg,這與歐盟的標准是一致的﹔而日本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規定大米中鎘限量標准是0.4mg/kg。相比之下,我國標准更嚴格一些。

首批超標名單公布

廣州公布鎘超標大米生產廠家及品牌標識

     通報中鎘超標的8批次米及米制品生產廠家、品牌標識分別為:湖南攸縣大同橋鎮大板米廠生產的“高安大米”2批、無商標名大米1批,湖南攸縣高和夏生大米廠生產的“高安大米”1批,湖南衡東縣大浦鎮東洋米廠生產的無商標名大米1批,湖南攸縣石羊塘日星大米廠生產的“好日子”珍珠米1批,東莞市道滘金盈米制品廠生產的“東莞米粉”1批,東莞市道滘聯合米制品廠生產的“翠竹排粉”1批。

  • 東莞

    東莞市初步查明東莞道滘金盈米制品廠被通報的批次產品共生產2400公斤,其中1600公斤銷往東莞市虎門鎮,800公斤銷往廣州市,企業已啟動了主動召回程序﹔東莞道滘聯合米制品廠被通報的批次產品共2000公斤,全部銷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約有500公斤被廣州食品藥監局查封。

  • 湖南

    今年2月27日,曾有媒體發布《湖南問題大米流向廣東餐桌?》的報道,稱廣州市場隨機抽取多批次湖南大米,結果均顯示鎘超標,屬於不合格產品。湖南省政協的一份議案顯示,近年來,湖南省出口(外銷)農產品因有毒有害物質超標,被拒的次數逐漸增多。

湖南源頭追蹤

“鎘大米”事件追蹤:鎘超標米湖南源頭4廠停產

    省質監局組織對全省618家(目前全省共有729家大米獲証生產加工企業,其中111家停產)大米生產加工企業成品庫房中的大米產品進行抽樣,開展重金屬鎘含量項目的檢驗,共抽檢大米成品762批次,合格751批次,不合格11批次,合格率為98.6%,不合格大米成品原料來自外省和本省部分地區。   省工商局共組織抽檢大米342批次,其中重金屬鎘含量項目合格322批次,不合格20批次,合格率為94.2%,不合格大米來自外省和我省部分地區。   省糧食局組織對庫存糧食進行抽樣檢驗,全省共抽樣473批次,重金屬鎘含量等衛生指標全部合格。

完整名單公布

粵公布抽檢不合格大米名單 大米上市須出具鎘報告

    近期廣州市查出了一批鎘超標大米和米制品。5月21日廣州市食安辦通報,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5月20日,市長陳建華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並作出指示:食品安全事關百姓身體健康,要高度重視,絕不含糊。對已經查明的問題大米要全部下架封存並處理,決不能讓問題大米流向市民餐桌,而且要研究加強監管的機制和措施,盡最大能力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

  • 危害所在

    鎘污染對人類造成危害,最早在日本被發現,日本因鎘中毒曾出現“痛痛病”,中毒者全身骨質疏鬆嚴重,極易骨折,情況最嚴重者,身上曾同時出現100多處骨折。但就算代謝差的,也需要累計十幾年的量,才有可能致病。

  • 飲食建議

    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教授潘根興建議:“在無法立即消除大米中鎘含量較高傾向的情況下,比如多吃些海產品、豆類產品、瓜子等含鋅量較高的食品,以‘頡頏’食品中含量過多的鎘,降低患病的危險。同時,南方人應該搭配多吃北方食品”。

事件持續追蹤

江門:大米主產台山新會 涉“鎘”大米被封存

    本月23日、24日,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兩批共124批次大米抽檢不及格名單,其中江門5批次上榜。江門市相關部門表示,涉事大米已全部封存。記者拿著省食安辦公布的124批次鎘超標大米名單在市場按圖索驥,從大米品牌、生產地等信息看來,暫時沒有發現“黑名單”上的大米牌子。

清遠:涉事米廠無照經營 或與礦藏開採有關

    省食安辦5月23日公布了廣州市等10個大米鎘含量抽檢數據,8市共檢出120個批次大米不合格。其中,不合格率最高的竟是清遠,不合格率達11%﹔連州油粘米鎘超標最為嚴重,接近標准值的6倍。記者多方採訪得知,被曝光的鎘超標大米並非全部產自清遠本地。

我要留言

  • 主題:

調查>>>

鎘大米事件是否影響到了您近期的糧食購買計劃?
有影響,已改變了相關購買計劃
有影響,但主要是心理上的,該買還是得買
沒影響,照舊購買大米
大米從來就不是我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