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序顯示 順序顯示

廣東:抓住文化產業轉型的“牛鼻子”

直播摘要

  • 周西籬: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作協創作研究部副主任、省網絡作協副主席
    曾璇: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委宣傳部宣傳文化發展與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羊城晚報社評論深度部副總監
    許丹華:廣東省政協委員、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影視規劃部總監

熱點推薦

  • 

  在大灣區時代,廣東如何進一步發展文化產業?周西籬強調,大灣區應該建設成為文化融合的窗口和文化輸出的窗口,融合中西文化、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同時,也實現文化引進來、走出去,“我們要找到文化的受眾,同時也吸引國際化的人才進來。”

  除此之外,構建大灣區的文化科技平台也很重要。“文化產業的核心是文化,但科技才是它強有力的支撐,文化的融入可以提升價值,但是有了科技的帶動,它才可以讓這個產業快速的發展。”她建議,構建大灣區的現代文化產業的體系,這個體系包括資本、IP、產品和服務、文化消費,甚至包括文化社群、人才的培養等等,政策的引導也必不可少。隻有這些都齊備了,才能形成一整套文創產業的體系。
      在大灣區時代,廣東如何進一步發展文化產業?周西籬強調,大灣區應該建設成為文化融合的窗口和文化輸出的窗口,融合中西文化、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同時,也實現文化引進來、走出去,“我們要找到文化的受眾,同時也吸引國際化的人才進來。”
      除此之外,構建大灣區的文化科技平台也很重要。“文化產業的核心是文化,但科技才是它強有力的支撐,文化的融入可以提升價值,但是有了科技的帶動,它才可以讓這個產業快速的發展。”她建議,構建大灣區的現代文化產業的體系,這個體系包括資本、IP、產品和服務、文化消費,甚至包括文化社群、人才的培養等等,政策的引導也必不可少。隻有這些都齊備了,才能形成一整套文創產業的體系。
  • 

  廣東文化產業如何騰飛?曾璇認為,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很重要。“在稅收減免方面,國家和廣東省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度沒有對科技企業那麼高。”曾璇指出,希望能參照科技企業的優惠標准,給予文化科技企業一定的稅收優惠。

  而在文化立法方面,曾璇希望可以推動制定《廣東文化產業促進條例》,在條例中體現數字經濟的重要地位。同時,通過財政資金扶持等方式為文化產業提供扶持。“我們還希望可以實施文化科技創新工程,”曾璇表示,廣東應該大力發展像數字出版、網絡文化服務、移動新媒體、5G網絡應用等這一類的新業態,加快建設廣州、深圳國家級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讓數字科技助力文化產業“飛起來”。
      廣東文化產業如何騰飛?曾璇認為,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很重要。“在稅收減免方面,國家和廣東省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度沒有對科技企業那麼高。”曾璇指出,希望能參照科技企業的優惠標准,給予文化科技企業一定的稅收優惠。
      而在文化立法方面,曾璇希望可以推動制定《廣東文化產業促進條例》,在條例中體現數字經濟的重要地位。同時,通過財政資金扶持等方式為文化產業提供扶持。“我們還希望可以實施文化科技創新工程,”曾璇表示,廣東應該大力發展像數字出版、網絡文化服務、移動新媒體、5G網絡應用等這一類的新業態,加快建設廣州、深圳國家級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讓數字科技助力文化產業“飛起來”。
  • 

  “現在全世界都面臨著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許丹華說,“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就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經濟結構,是我們國家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邁進的必然戰略選擇。”

  她認為,在數字經濟發展和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人才問題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對此,許丹華認為,一方面可以進行包括雲教育在內的教育培訓,另一方面應該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和應用的版權雲平台建設,服務於整個數字經濟,促進問題的解決。“廣東省應該做的、而且能夠做的,就是搭平台、展形象,搭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展示平台、文化服務平台、文化交易平台和文化教育平台。”許丹華指出,廣東應該繼續用“科技+”與世界對話,寫出文化分享與交流的“大文章”。
      “現在全世界都面臨著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許丹華說,“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就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經濟結構,是我們國家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邁進的必然戰略選擇。”
      她認為,在數字經濟發展和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人才問題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對此,許丹華認為,一方面可以進行包括雲教育在內的教育培訓,另一方面應該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和應用的版權雲平台建設,服務於整個數字經濟,促進問題的解決。“廣東省應該做的、而且能夠做的,就是搭平台、展形象,搭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展示平台、文化服務平台、文化交易平台和文化教育平台。”許丹華指出,廣東應該繼續用“科技+”與世界對話,寫出文化分享與交流的“大文章”。